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小学古诗试讲稿万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第 1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学生课前收集送别诗。 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了解诗人 1.组织教学 2.沟通诗人李白的资料,回忆学过的他的诗,导入教学。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为“李杜”。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同桌互读古诗,找出生字,并合作学习。老师相机强调“陵”与“辞”的读音。 2.自读古诗,划出节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 2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3.按节奏诵读诗歌。(齐读→指名读→分小组读)4.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人在看见漂亮的风景时会写诗,遇见特别的事情时也会写诗,那么这首诗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能猜一猜。(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概括大意)5.了解孟浩然: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三、深化体会,感悟诗情 1.李白是什么时间,在那里送好朋友孟浩然的?你是从那一句诗知道的?2.读第一句诗,并抓住关键词说说诗句大意。课件出示关键字词的意思。 辞:辞别。下:到,去。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3.情景想象并表演,李白送别孟浩然时,会说些什么,做第 3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些什么?4.“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孟浩然乘船离去后,李白又是怎么做的呢?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象,引出第三四句诗: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小组合作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句大意,关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逝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