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风险源预控管理办法 为加强公司投资建设工程的风险控制管理,规范对安全风险源的识别和预防行为,明确职责,制定本方案。 一、风险源的评估与确定 1、 风险源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导致施工现场及工程周边环境发生安全事故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对于公司投资建设的工程,如:市政道路、桥梁、河道、泵站、管线改造、景观绿化等工程,主要的风险源为:施工过程中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基坑透水、渗漏及雨水倒灌、坍塌、雨季防汛、物体打击、火灾、爆炸、中毒、淹溺、灼烫、窒息等事故。 2、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针对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进行风险分析评估,汇总存在的风险源,并制定处理措施,在施工图中作单项风险设计。 3、初步设计完成后,在出正式施工图前,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审查。 4、在进行设计交底时,设计人员应对风险源、风险源的控制指标、处理措施进行交底。 5、在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工程踏勘、环境核查,仔细、全面地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对工程周边环境做详细调查。查对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核实工程安全设计防范措施在技术上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深入识别风险因素,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进一步进行识别和安全风险评价,在设计单位所作的环境风险源识别和评价基础上,对设计阶段所识别的涉及周边公众环境安全的重大风险源进行修正补充形成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形成最终风险评估报告,报监理审查,监理报项目部批准,由项目部上报工程管理部备案。 6、监理单位应对风险源的识别、评价、分级进行审核。 7、施工单位根据审查过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编制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经过论证后形成实施性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备案。 二、风险工程开工条件 开工前,各参与建设单位应完成以下工作: 1、施工安全设计交底(项目部组织) 2、周边环境核查(施工单位组织) 3、设计文件分析(施工单位组织) 4、风险深入识别,并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施工单位组织) 5、风险评估报告审查(监理单位完成) 6、安全专项方案编制(施工单位组织) 7、安全专项方案论证(施工单位组织,重大方案由建设单位组织) 8、风险源清单台账(施工单位组织,上报建设单位) 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内容要求 1、工程概况 2、工程环境条件分析 3、风险因素及危害性分析 4、工程重、难点 5、施工方案和主要施工工艺 6、程环境保护措施 7、监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