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数学问题的思维价值 福州宦溪中学 叶繁 开放性数学问题在开放的时代应运而生,现已成了全世界数学教育家关注的一个热点。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时代的要求。通过数学开放题的教学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已经成为教学改革中一个探索的课题。 本文通过几个教学实例阐述了对数学开放问题(含义、分类、特点)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论述了数学开放题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与培养所具有的思维价值。 1.1 数学开放题的产生 数学开放题是 20世纪 70年代在国际上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新题型,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其特征是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者结论不确定。 在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最早被理解为传授知识,在这种理解下,过去偏重演绎论证的训练,注重现成知识的灌输,教师布置的问题,几乎都是封闭的,即所给题目的条件是完备的,结论是确定的,解题是“对号入座”,模仿成为学习的主要方法。 进入 20世纪 80年代,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随着对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入研究,更加注重了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观念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以便消除“应试教育”造成的弊端,逐步地向“素质教育”的推进,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开拓型、创新型人才。在这种要求下,传统的封闭题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需求,更不能完全满足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需要,采用数学开放题这种新的思路便应运而生。目前,上海市、浙江省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编的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中都出现了开放性问题,几年来,对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试验与探讨文章大量涌现,指出了传统习题教学的不足,论证了引入开放题的必要性,为数学教学引出了一条值得探索的新路子。 2.1 数学素质教育 随着 21世纪的到来,人类将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的数字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数学素养。知识经济的时代,数学将更广泛更普遍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人们不能不对数学有新的认识和对数学教育有新的思考。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也是一种开放的教育。 具体来说,素质教育主张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创新意识;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从数学教学的内部来看,任何一本数学教材包含有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