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高铁后城市如何发展 前言 世界正在迈向高铁新一轮建设高潮。1964年日本新干线的开通拉开了高铁建设的序幕,之后出现了法国TGV、德国ICE、英国“欧洲之星”等,高速铁路的建设共经历了三次浪潮。据统计,到 2020年,日本高铁将从目前的4000公里增加到 7000公里;欧盟从 7000公里增加到 1.6万公里;中国的高铁则将达 1.8万公里。在如此强大的攻势下,美国作为一个汽车导向的国家开始向着高铁时代迈进。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任期第一年的《国情咨文》中明确指出“从第一条跨州铁路的诞生,到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建成,我们的国家向来走在世界前列。我们没有理由让欧洲和中国拥有最快的铁路。” 中国未来将成为一个运行在高铁上的国家。从京津高铁、武广高铁的开通到 9月 28日沪杭高铁的试运营,一切都在昭示着中国高铁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根据铁道部最新规划,未来中国将形成“四纵四横”的高铁线路,届时高铁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脉,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也将形成 8小时以内交通经济圈,中国的经济版图将进行大洗牌。 高铁发展大势不可挡,国外经验告诉我们高铁发展将会对途经的城市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高铁机遇,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城市都在争相竞跑,以期能够赶上高铁这班车。 一、高铁建设为何疯狂? 从世界到中国及到地方政府都在抢占高铁建设机遇,人们不禁自问:高铁建设为何如此疯狂?高铁的出现会对人类带来什么?文章将从时间的纬度来解析这种现象出现的背后原因。 高铁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高铁具备高时效、高辐射的特性,能够有效的促进城市化发展进程,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圈或城市带。从世界城市化分布地区看,但凡城市化进程快、人口密集度高的地区往往是高铁建设之地。 纵观世界格局发现,城市密集地区往往是高铁开拓之地。从世界高铁发展历程和分布地区分告诉我们:高铁开通之地主要集中在欧洲、亚洲人口和城市密集的地区,目的在于疏解城市人口,推动城市化发展的需求。最终结果形成了以巴黎、柏林为核心的欧洲大陆城市密集带以及日本新干线太平洋沿岸城市密集带 。 链接:高铁发展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1964年~1990年,代表国家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 第二次浪潮:1990年至 90年代中期,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英国等欧洲大部分国家,大规模修建本国或跨国界高速铁路,逐步形成了欧洲高速铁路网络。 第三次浪潮:从 90年代中期至今。在亚洲(韩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