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青年 组织青年 服务青年 --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增强社会管理能力 (长汀县濯田镇巷头村书记助理 田伟) 青年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创新青年群众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关系重大,意义深远,它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全力为之。共青团在创新社会管理和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创新中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共青团组织如何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增强社会管理能力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注重创新教育引导,突出青年主体地位。 共青团要适应科学教育青年的本质要求,转变教育引导观念,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紧扣思想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环节,注重分类引导,体现组织特色和时代气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引导工作,这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意义。要大力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服务举措、明确服务重点,深化对他们的关爱工作,切实打牢青年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突出主体性,注重自我引导。要以青年为本,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更加突出主体作用,更加注重实践育人。紧密围绕青年的学习成才、创业创造、志愿奉献等根本需求,多运用体验式、情景式、互动式、游戏式、比赛式等青年喜欢的表现形式,多运用青年熟悉的语言,多联系青年身边的生活事例,以青年耳濡目染的基本事实和亲身体验为依据,激发其向上、向善、向美的积极性。 突出层次性,注重分类引导。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的心理、认知水平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必须尊重差异性,分类分层引导。小学阶段,重在发挥体验教育的作用,促进小学生情感、意志、兴趣、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发展,培养他们对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朴素感情;中学阶段,重在发挥实践教育的作用,引导中学生在实践对比中形成对党和社会主义更清晰的认识;大学阶段,重在发挥组织育人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在组织生活中学会理性分析和社会观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要突出重点人群,重点做好大学生和进城务工青年群体的思想引导。对进城务工青年,要高度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和心理感受,在关怀的过程中言简意赅地向他们传播党的思想主张;对大学生,要注重运用历史的、现实的、学术的逻辑开展思想引导,把握好坚定理想信念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突出时代性,注重“时尚”引导。开展青少年引导教育,要紧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