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存在的民生问题: 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 第二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 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生活质量”, 应当看到,这一问题属于较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目前的中国社会尚没有能力全面解决这一问题。改善民生的中长期目标体系当中。 平抑物价:从食品支出来看,尽管低收入群体人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是仍与高收入群体人均支出有差距。事实上是由于物价上涨,低收入群体上半年用于购买食品而增加的支出部分占其同期收入增加部分的比例是15.3%,而高收入群体这一比例只有 7.5%。 如果更进一步分析,中低收入群体用于购买肉、蛋、奶、鲜菜(鲜果)等主要副食品的数量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支出却有所增多,表明中低收入群体今年上半年购买与去年同期等量的主要副食品就要多花钱了,换言之,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上半年所增加的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被物价上涨“吃”掉了。而高收入群体则在数量和支出上均有所上升,表明高收入群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消费能力远大于中低收入群体。 无论是从调查数据上看,还是从实际生活消费上包括居民的切身感受上来看,中低收入群体受物价上涨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特别是低收入群体中那些依靠社会最低保障收入生活的较为贫困的家庭,受物价上涨的影响更为明显。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国家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多次大幅度调整了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提高了离退休人员及低保标准。收入的不断增加,促进了消费量的增加,拉动了物价上涨。在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价格上涨应该是利大于弊的。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三个“较弱”: 1、居民收入偏低,承受能力较弱。 2、社会保障功能较弱,还有待于加强。 3、市场监管体制不完善,应对市场物价突变能力较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过几次较大的通货膨胀,几乎每次都与粮食有关。所以,粮食是稳定物价的基础性的工作。2010年以来,中央政府以及各地都把扶持粮食和农业生产作为物价工作的首要任务。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增强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年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达 8579.7亿元,同比增长 18.3%;其中,用于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