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名人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基本理论? (认知发展阶段) 答: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1 .) 感知运动阶段。指 0 -2 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 .) 前运算阶段。指 2 -7 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式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 (3 .) 具体运算阶段。指 7 -1 1 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其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4 .) 形式运算阶段。指 1 1 -1 5 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实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在皮亚杰看来,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顺序是一致的,前一阶段是达到后一阶段的前提。 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儿童的道德发展) 答: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在1 0 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在1 0 岁之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他们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人,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的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导致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危机没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