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公共基础理论课,并作为必修课开设。这一课程的开设优化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更加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着“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的理念,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高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是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及调节不良情绪的干扰,提高学生认识自我、调控自我、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协调发展。本课程定位于素质培养,服务于学院的育人目标,服务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本大纲是根据我校高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参照教育部办公厅 2002年 4 月下发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而制定。本大纲为教学实施性大纲。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致力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课程”的建设,将“课堂、课外、理论、实践”四个基本环节有机地融合成一门开放创新的、既科学又实用的、自成体系的素质教育课程,更好地服务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通过教学、实践,《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在教学中完成三个目标层次:1. 使学生全面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观念,形成心理健康的意识与习惯;明确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懂得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2.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体察自己,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做一个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3. 形成对自身及周边人群日常心理行为的健康状态的一般察觉能力、分析能力,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学习、生活质量。二、课程的学时与学分本课程的课内学时数为 18 学时,共 1 学分,学习时间为一学期。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安排及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课时分配1第一讲心理健康标准2 课时2第—讲咼职学生自我意识2 课时3第二讲咼职学生人格2 课时4第四讲咼职学生人际交往2 课时5第五讲咼职学生情绪的调节与控制2 课时6第六讲咼职学生的恋爱心理2 课时7第七讲咼职学生的挫折心理2 课时8第八讲咼职学生学习心理2 课时9第九讲咼职学生网络心理与调适2 课时三、课程内容及重点、难点(一)基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