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卒中的研究进展南通一院曹志勇定义1危险因素3病因分类4发病机制5影像预测6诊断标准2CONTENTS目录7干预措施一、定义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stroke,PS)是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在发病6h到1周内逐渐呈阶梯式加重,国外研究显示其发病率在10%~40%。(传统定义)发生进展性卒中往往预示不良的预后。一、定义但是目前对于PS尚无国内外统一的定义或诊断标准。在国内外的研究和报道中,采用的相关概念包括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stroke)、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neurologicaldeterioration,END)、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rogressivemotordeficits,PMD)、早期复发性缺血性卒中(earlyrecurrentischemicstroke(ERIS)等。存在的主要分歧在于对于病因、发病机制、进展时间窗及病情进展严重程度的界定。一、定义国内外大部分观点认为END包括了进展性卒中在内的所有导致神经功能恶化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系统性(全身)因素,其中CNS方面的原因包括:脑梗死面积的扩展、卒中早期复发、出血转化等,认为END等同于PS。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进展性卒中主要指由于进行性脑缺血所导致的神经功能恶化。一、定义目前存在的问题:定义的时间不统一:24h、48h、72h、24h-7d、10d、2W、3W。应用评估量表的不统一: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StrokeScale,SSS)、加拿大卒中量表(CanadianNeurologicalScale,CN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trokeScale,NIHSS)和中国卒中量表。二、诊断标准欧洲:建议采用斯堪的纳维亚评分(SSS)对神经功能缺失进行评估,对于意识水平、上下肢活动、眼球运动连续评分≥2分或语言评分≥3分的患者认为存在进展性卒中。72h内进展的称早发进展性卒中,3d-7d内进展的称晚发性进展性卒中。(2004,欧洲进展性卒中工作组)二、诊断标准目前:大部分研究将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neurologicaldeterioration,END)定义为脑梗死起病后24h或72h内,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评估,较基线增加≥2分或4分。也有小部分研究定义END为NIHSS≥1分或≥3分。韩国部分学者将END定义为NIHSS总分≥2分或意识≥1分或运动≥1分。LeeSJ,LeeDG.Distributionofatheroscleroticstenosisdeterminingearlyneurologicdeteriorationinacuteischemicstroke.PLoSOne.2017,12(9):e0185314.二、诊断标准二、诊断标准近年来,随着静脉溶栓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不断增多,针对静脉溶栓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后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研究不断增加。一般定义为静脉溶栓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后24h内出现的NIHSS评分≥2分或≥4分。其中静脉溶栓后END发生率约11–13.8%,血管内介入治疗后END约25-35%。三、END的危险因素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所有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均是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年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低灌注状态NIHSS评分过高感染发热营养不良四、病因分类症状性出血转化恶性脑水肿早期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癫痫发作早期并发症不明原因(unexplainedEND)(1/2~2/3)≤24小时常见的直接原因,目前研究最多少见的直接原因>24小时四、病因分类不明原因(unexplainedearlyneurologicaldeterioration)--高血糖、既往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弥散-灌注mismatch较大、近端动脉持续闭塞以及DWI病灶扩大超过了最初的缺血半暗带。--无法解释的END可能与持续性闭塞导致的继发性血流动力学受损有关,其机制可能为原位血栓扩大以及在同一动脉分布区新发栓塞事件。五、unexpainedEND的可能发病机制原发部位动脉血栓的蔓延侧支循环衰竭。血流动力学障碍。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炎症血小板活性增加高血糖(1)原发部位动脉血栓的蔓延,导致核心梗死区增大超过初始的缺血半暗带区。3例患者经静脉溶栓后24h出现END,复查磁共振显示,DWI高信号区域较前扩大,并超过初始时的半暗带区。可能与侧支循环的衰竭和血栓进展有关。在入选的120例静脉溶栓患者中,22例出现了END,通过磁共振影像评估,利用T2*成像评估敏感血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