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工业发展史 1 . 日本航空工业发展简史 日本航空工业创建于 1 9 1 0 年。1 9 3 1 年,年产飞机不足 4 0 0 架。1 9 4 1 年年产飞机 4 8 0 0 架,1 9 4 4 年达到年产飞机 2 .8 万多架、发动机 4 万台的规模。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航空工业水平仅次于美、苏、德、英,居世界第5位。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禁止从事航空工业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原有的航空工业企业纷纷转产非航空民用产品,航空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解除了对日本飞机的生产禁令,将占领的 3 1 4 个航空工厂以及包括飞机、武器研究所在内的8 5 0 个旧军需工厂和机场归还给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停滞了 7 年之久的日本航空工业开始重建。最初只是为美军修理受损飞机和生产简单的装备,后从美国获得了大量转让的技术以及改型、检修和合作生产定单,从修理走向制造。通过与美国航空工业企业结盟,学到了先进的管理技术,积累了具有广泛竞争意义的技术,为日本航空工业界甚至整个工业界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5 0 年的发展,“寓军于民”的日本航空工业从修理到制造、从仿制到自行设计或联合设计制造,形成了规模不大,但比较完整的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工业体系。据统计,2 0 0 1 年度日本航空航天工业(按 2 4 家统计企业计)从业人员为 2 2 8 1 8 人(见表 1 ),同比减少 1 2 6 6 人,即 5 .3 % ;设备投资 7 3 8 亿日元(6 .8 5亿美元),同比增加 1 4 0 亿日元,即 2 3 .4 %;销售额为 1 .1 8 4 4 万亿日元(1 0 9 .9 亿美元),同比减少 2 2 7 亿日元,即 1 .9 %,人均销售额为 5 1 9 1 万日元(4 8 .1 7 万美元);2 4 家统计企业的税前利润为 4 0 2 亿日元,同比增加 9 7亿日元,销售额利润率(税前)从上年的 2 .5 %增加到 3 .4 %;总资金周转率为 0 .7 次,与母体企业相同;总资金利润率(税前利润)为 2 .5 %,高于母体企业的 1 .3 %。 表 1 日本航空航天工业从业人员(单位:万人) 年 1 9 9 2 1 9 9 3 1 9 9 4 1 9 9 5 1 9 9 6 1 9 9 7 1 9 9 8 1 9 9 9 2 0 0 0 2 0 0 1 从业人员 2 .9 2 2 .9 0 2 .9 3 2 .7 3 2 .6 5 2 .5 2 2 .4 3 2 .4 5 2 .4 1 2 .2 8 *2 .4 1 万人和 2 .2 8 万人分别为 2 0 0 0 和 2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