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本课程设计以 Windows操作系统为实验平台,进行源代码分析和修改。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 Windows操作系统各部分结构、实现机理和各种典型算法;系统地了解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思路,运用内核开发环境实现对内核的修改,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并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动向和趋势。 二、实验内容 1.分析设计内容,给出解决方案(要说明设计实现的原理,采用的数据结构)。 2.画出程序的基本结构框图和流程图。 3.对程序的每一部分要有详细的设计分析说明。 4.源代码格式要规范。 5.设计合适的测试用例,对得到的运行结果要有分析。 6.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设计的心得体会。 7.按期提交完整的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和课程设计报告。 三、实验步骤 1、任务分析: 时间片轮转的主要思想就是按顺序为每一个进程一次只分配一个时间片的时间。算法要完成的功能就是将各个进程按照时间片轮转运行的动态过程显示出来。时间片轮转算法的主要实现过程是首先为每一个进程创建一个进程控制块,定义数据结构,说明进程控制块所包含的内容,有进程名、进程所需运行时间、已运行时间和进程的状态以及指针的信息。实现的过程即运用指针指向某一个进程,判断当前的进程是否是就绪状态“r”,如果是,则为该进程分配一个时间片,同时,已运行时间加一且要求运行的时间减一,如此循环执行,当某一个进程的所需要运行的时间减少至 0时,则将该进程的状态设置为“e”。然后,将指针指向下一个未运行完成的进程,重复判断,直至所有的进程都运行结束。 2、概要设计: (1)所用数据结构及符号说明 typedef struct PCB{ char name[10]; //进程名 struct PCB *next; //循环链指针 int need_time; //要求运行时间 int worked_time; //已运行时间,初始为0 char condition; //进程状态,只有“就绪”和“结束”两种状态 int flag; //进程结束标志,用于输出 }PCB; PCB *front,*rear; //循环链队列的头指针和尾指针 int N; //N为进程数 (2)主程序的流程图: Y Y N 进程是否’r’ 开始 输入进程数 N 输入各进程信息 为每个进程创建PCB 并初始化形成一个循环链队列 指针指向循环链队列第一个进程 运行时间+1 且剩余时间-1 剩余时间=0? 将进程状态置为’e’(完成) 所有进程是否完成 指针指向队列中下个进程 结束 Y (3)程序说明:处理器调度总是选择指针指示的进程运行。由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