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的接口决定着显卡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最大带宽,也就是瞬间所能传输的最大数据量。显卡发展至今共出现ISA、PCI、AGP、PCI Express 等几种接口,所能提供的数据带宽依次增加。目前主流台式电脑可以使用的显卡接口包括PCI、AGP、PCI Express 三种,而 ISA 接口显卡已经被完全淘汰,在此不做介绍。 (一)P CI 接口 PCI 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的缩写。几乎所有的主板产品上都带有 PCI 插槽,它也是主板带有最多数量的插槽类型,在目前流行的台式机主板上,ATX 结构的主板一般带有 5~6 个 PCI 插槽,而小一点的MATX 主板也都带有 2~3 个 PCI 插槽。 PCI 是由 Intel 公司 1991 年推出的一种局部总线。从结构上看,PCI 是在 CPU 和原来的系统总线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具体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并实现上下之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的传送。管理器提供了信号缓冲,使之能支持 10 种外设,并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它为显卡,声卡,网卡,MODEM 等设备提供了连接接口,它的工作频率为 33MHz/66MHz。 最早提出的PCI 总线工作在 33MHz 频率之下,传输带宽达到了 133MB/s(33MHz X 32bit/8),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处理器的发展需要。随着对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 年又提出了 64bit 的PCI 总线,后来又提出把 PCI 总线的频率提升到 66MHz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32-bit、33MHz 的PCI 总线,64bit 的PCI插槽更多是应用于服务器产品。由于 PCI 总线只有 133MB/s 的带宽,对声卡、网卡、视频卡等绝大多数输入/输出设备显得绰绰有余,但对性能日益强大的显卡则无法满足其需求,所以目前PCI 接口的显卡已经不多见了,只有较老的PC 上才有,如下图所示 1-P CI 接口的显卡 2-主板上的 P CI 接口 (二)AGP 接口 AGP 是 Accelerate Graphical Port(加速图形接口)的简称。英特尔于 1996 年 7 月正式推出了 AGP接口,它是一种显示卡专用的局部总线。严格的说,AGP 不能称为总线,它与 PCI 总线不同,因为它是点对点连接,即连接控制芯片和 AGP 显示卡,但在习惯上我们依然称其为 AGP 总线。AGP 接口是基于 PCI 2.1 版规范并进行扩充修改而成,工作频率为 66MHz。 AGP 总线直接与主板的北桥芯片相连,且通过该接口让显示芯片与系统主内存直接相连,避免了窄带宽的 PCI 总线形成的系统瓶颈,增加 3D 图形数据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