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各项生产性能指标测定大全及指标测定的意义目录:一、生产性能指标二、屠宰测定指标及含义表三、肉品质测定指标四、血液生理生化五、免疫指标六、屠宰工艺指标一、生产性能指标目的和作用:为平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为家畜个体遗传评定提供信息;为估计群体遗传参数提供信息;为评价不同杂交组合提供信息。主要指标:活重:屠宰前停料 24 小时后的体重。体长:由肩端至坐骨结节后端的直线距离。胸围:由肩胛骨后缘绕胸1 周的长度。胸深:由看甲最高点到胸骨底面的距离。胸宽:由肩胛骨后端的左右肋骨间的宽度。二、屠宰测定指标及含义表宰前重:宰前绝食 24h 后的活重。宰后重:屠宰放血以后的体重。血重:宰时所放出的血液重量,或宰前重减宰后重的重量差。酮体重:放血后出去头、尾、皮、蹄(肢下部分)和内脏所余体躯部分的重量。净体重:除去胃肠及膀胱的内容物后的总体重。酮体骨重:酮体重所有骨骼剥离后的骨重。酮体脂肪:酮体内、外侧表面及肌肉块间可剥离的脂肪总重量。净肉重:酮体除去剥离的骨、脂后,所余部分的重量。背膘厚:第五~第六胸椎间离背中线3~5cm。腰膘厚:第十二~十三胸椎间离背中线 3~5cm。眼肌面积:第十二~十三间眼肌的横切面积(cm)2。三、肉品质肉品质:肉品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没有单一的定义,它是鲜肉或深加工肉的外观、适口性、营养价值等各方面理化性质的综合。肉质主要用感观特征、技术质量、营养价值、卫生质量和安全性四个方面来评价。因此,分析肉质的评价指标,研究影响肉质的营养因素,探索提高肉质的方法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对于养殖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肉品质指标肉色(meatcolor):肌红蛋白(Mb)和血红蛋白(Hb)是构成肉色的主要物质,起主要作用的是 Mb,它与氧的结合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肉色,且与肌肉的 PH 值有关,其遗传力约为 0.30。肉色的评定方法很多,目前使用的主要有两大类:主观评定和客观评定。主观评定:依据标准的图板进行 5 分制的比色评定:在猪宰后 1-2 小时,取胸腰椎接合处背最长肌横断面,放在 4°C 左右的冰箱里存放 24小时,1 分为灰白色(PSE 肉色),2 分为轻度灰白色(倾向PSE 肉色),3 分为鲜红色(正常肉色),4 分为灰白色(正常肉色倾向 DFD 肉色),5 分为按褐色(DFD 肉色)。客观评定:利用仪器设备进行测定,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色值测定、色素测定和总色素测定等,评定时间和部位与主观评定一致,将肉样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