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 《毛诗诂训传》×.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 《说文解字》×. 《尔雅》□ 下列工作中,不属于训诂工作的是×. 注释工作×. 纂集工作×. 考证工作√. 编辑工作□ 魏晋隋唐时期是×. 训诂的产生期√. 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 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 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 开清代朴学之先的人物是√. 顾炎武×. 戴震×. 段玉裁×. 王念孙□ 《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许慎×. 梅膺祚√. 段玉裁×. 戴震□ 《墨子间诂》属于×. 传注×. 章句×. 义疏√. 集解□ 下列书中“集解”两字命名含义不同的一书是×. 《史记集解》×. 《荀子集解》×. 《论语集解》√. 《春秋左传集解》□ 《尔雅》分为√. 十九篇×. 二百零九篇×. 二百一十六篇×. 五百四十篇□ 《释名》的作者是×. 许慎×. 段玉裁√. 刘熙×. 黄侃填空题□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 孔颖达认为: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 《说文解字》 ;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正义》;顾炎武《日知录》 ;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闻》 ;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 ;李慈铭《越慢堂日记》 ;□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