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 教学反思—— 《论语十二章》文言文的系统教学,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 应该是初次接触, 学习的目的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加强道德修养。众所周知,《论语》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而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 我首先要借简短精悍的 《论语》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学会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积累文言实词。我还希望通过《论语》让学生接受儒家文化中优秀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使他们在情操修养, 立身处事,为人治学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对于本文的教学, 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 想要质量与效率并行, 不光是有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就能做到的, 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发现了很多教学问题, 课后我总结起来,具有以下几点反思:1、激发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文言文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因而,在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 讲枯燥的教学形象化。 这十二章里, 有些是学生在小学或者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的, 很多学生都能背诵, 可以从这些入手,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2、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很多时候,文言文是学生自己读懂并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教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 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 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做读书笔记积累知识的习惯。同时还要注意知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例如我给学生的 “六字翻译法”总之,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 ,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方法。3、翻译文本的同时注意心灵的感悟。学习文言文,不仅仅是将文言文翻译成顺畅的现代汉语,也不是对文言语句做细致的语法分析, 而是注重心灵的感悟, 让学生从文言语句中感受古代文言的魅力,从而体会其中渗透出来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文言文,有形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总的来说,我讲的这一节课还是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文言文的翻译和积累实词方面落得比较实,注重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同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2 时对《论语》 的内容理解分析潜移默化的给学生以道德的熏陶,让学生既感悟家文化的魅力, 又在学习方法和修身之道方面给学生指引,但是因为初一的学生对文言的认识比较浅薄, 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慢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