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serial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论语》【本篇引语】在《论语》中共收录了“孝”字 19 次,而这 19 个孝字又可以分为两种思想:一是无违,无违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和无选择的顺从,而是指不违背礼节、有主见的服从。二是孝养。孝养并不是单纯的物质上的养,更包括在精神上的和情感上的慰籍。对于本篇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孔子的孝道在今天仍具有其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我们也不能把道德弃于一旁。发扬并改良孔子的孝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篇总课时】13 课时课题课时时间《论语》——学而 21 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结合注释翻译句子能力目标:能够流利的朗读,能够就本则的“孝”说出自己的几点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虽然在当时孝悌的根本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但对于孝的合理运用,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与判断,做为种传统美德保存下去。教学重难点“孝”与治国安邦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教师提问:1、你认为怎们做才是“孝”2、3、那么对于治理国家,孝又有怎样的体现呢?学生各抒己见预设 1、不惹父母生气就是孝2、帮助父母做家务就是孝让学生能够对孝有一个基本认识,在父流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这一概念。交流感知翻译句子: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⑵,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独立翻译,之后小组合作交流,准备展示。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 可 以 对 国 家 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 家 中 实 行 了 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首先自己对本则有所了解,在结合注释后,翻译不通的地方,以小组交流的方式解决。同时,对于学生的文言积累与运用也有很大帮助。研读共品你是怎样理解本则的?教师强调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孝悌与社会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