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姜子牙学《六韬》的管理秘诀来源:《中国管理往事》作者:段俊平标签:企业管理传统文化姜子牙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着东方甚至整个世界,其中兵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数千年来连绵不断的政治、军事斗争中不断地发展变化,至今仍保持巨大的影响力。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是我国历代军事家对战争决策、指挥、统筹及其规律方面的理性认识的总和。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包括若干科学的管理观点,它既把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各种客观因素作为决定胜负的条件,又把它们看成是相互关联的管理决策的统一整体。同时,又把战争主观指导,即主体的决策、指挥、组织、运筹等军事素质作为一项基本因素,并由此引出争取战争胜利的一系列战法。中国传统兵家思想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战略管理思想,对当代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其中《六韬》是兵家思想的鼻祖之作。《六韬》中的许多思想影响了以后包括孙子等兵家代表人物的思想,其论述的兵家思想对企业管理有许多借鉴意义。《六韬》之“韬”,与“弢”字相通,原为“弓套”,含有深藏不露之意,引申为谋略。该书是以周文王、周武王与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此书涉及战争观、战争谋略、作战指导和军事人才思想等多方面的军事理论,并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在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六韬》不仅是军事战略思想集大成者,其实也是一部优秀的管理大典。商场如战场,一支部队就是一个组织,带领一支部队打仗,其实与带领一个组织去经商是一样的道理。许多西方管理学家在《六韬》里都会找到类似的道理。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管理智慧。重温经典,对我们践行中国化管理意义深远,对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启迪很大。首先,《六韬》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仁者爱人的管理思想。《六韬》中《文韬》里有一段周文王问姜太公“如何才能使天下人诚心归顺”的话。姜太公答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这一段话意思是管理者一定要正确看待财富,不要把天下和财富看成自己一个人的,要与人民共同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要以人为本。这就是所谓的仁者。做以人为本的仁者,天下归属于他,这种思想对企业组织的管理者有着很深刻的启示和引导作用。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企业如果能够以人为本,创造出满足员工多重需要的企业文化,并能用它的“软约束”来调节各种不合理的需要,则会使企业员工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的情绪和奋进的精神。这种积极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将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在工作中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它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的使命、战略目标、战略举措、运营流程、合作沟通等基本方面达成共识,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健康性,从而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在这一方面,中国平安是一个很成功的范例。该公司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工作期限满10年的员工,是公司的终身制员工,不得开除,从而打消了老员工对失业的顾虑。无论是部门经理还是普通业务员,甚至是临时工,只要有出色的业绩就可以授予“嘉奖令”,同时参加每个季度一次的团体旅游,可以带家属,费用全部免单,从而调动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正是基于以人为本、与员工共享企业成长红利的经营理念,中国平安在20多年的时间内迅速发展,从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发展壮大为国内保险业的领军人物,并于2007年成功上市。其次,《六韬》告诉管理者一定要奖罚分明,一视同仁。《六韬•龙韬•将威第二十二》指出:“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说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其当路贵重之臣,是刑上极也;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行也。”意思是统帅必须严格要求手下大将,如果大将犯法,必须给予严厉惩罚,诛杀地位高的人能树立威信。奖励一定要公平公正,奖赏地位低的人可以体现明察,以严明惩罚和奖励来做到所禁必止、所令必行。能诛杀那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