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风雷 1.1917 年俄国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我尝说过:“历史是人间普遍心理表现的纪录。人间的生活,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 ,脉脉相通。一个人的未来,和人间全体的未来相照应。一件事的朕兆,和世界全局的朕兆有关联。1789 年法兰西的革命,不独是法兰西人心变动的表征,实是十九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表征。1917 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表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 人 类 普 遍 心 理 变 动 的 显 兆 。 ” 俄 国 的 革 命 , 不 过 是 使 天 下 惊 秋 的 一 片 桐 叶 罢 了Bolshevism 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 Bolshevism 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李大钊《Bolshevism 的胜利》 【解读】李大钊的《Bolshevism 的胜利》发表于《新青年》第 5 卷第 5 号(1919 年 1月),撰写时间为 1918 年 12 月 15 日。其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把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以极其尖锐的形式暴露出来。战争的空前残酷,战后社会的极度混乱,使世人为之震惊,引起人们对西方文明价值的怀疑,人们第一次从世界范围内感觉到资本主义制度已丧失光明的前途。而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这次革命由于发生在情况和中国相同(封建压迫严重)或近似(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对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俄国的十月革命有力地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同时也推动人们去认真了解指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李大钊就是在中国大地上举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他以深邃的历史眼光介绍马克思主义,自 1918 年开始,李大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庶民的胜利》( 1918)、《Bolshevism 的胜利》(1918)、《新旧思想之激战》(1919)、《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阶级竞争与互助》(1919)、《再论问题与主义》(1919)、《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1919)等。 根据资料,可以看出李大钊对十月革命的认识:①他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普遍联系的观点,认为十月革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环节。②他预言,十月革命所掀动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它代表了世界未来的发展,是“二十世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