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各乡镇(办)财经所:根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省对下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鄂财预发[2006]42号)精神,经市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审核,现下达各乡镇(办)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含固定性转移支付补助及过渡性转移支付补助,过渡期延长至2006年),请列入“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收入”科目。按照上级有关精神,教育支出转移支付补助上划市级管理,由市教育局统筹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支出;优抚经费上划市级管理,由市财政统筹安排配套资金对乡镇(办)给予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过渡期转移支付补助上划市级管理,由市财政统筹安排配套资金列入乡镇(办)支出基数,用于乡镇(办)机关运转支出。同时,根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06年农业税全部免征取消农业特产税省对下转移支付补助的通知》(鄂财预发[2006]43号)精神,对农业税免征后而减少的农业税附加地方财政收入,市财政根据上级规定对乡镇(办)给予转移支付补助。其标准原则上以2003年调整后的农业税附加为基数计算,现核定下达各乡镇(办)免征农业税转移支付补助,专项用于农业税全部免征形成的农业税附加财政收支缺口,请列入“免征农业税转移支付补助收入”科目。各乡镇(办)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管好用好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把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附件:《利川市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分配表》为了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以下简称乡镇)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增收节支、加强社会事业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规范市、乡财政分配关系,巩固和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确保乡镇机关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促进市乡两级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财政运行质量,按照财权与事权基本相统一、有效缓解乡镇财政困难、增强乡镇自我发展能力,切实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总体原则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从2005年起实行“明确征收主体、实行定项补助、核定支出基数、规范分配制度”的财政管理办法。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条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的财政改革思想,充分体现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和财权与事权基本相统一的原则,切实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较为规范的市、乡政府间财政分配制度。第三章管理原则第四条坚持财权与事权基本相统一的原则。第五条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收支平衡的原则。第六条坚持注重财源建设的原则。因地制宜,壮大支柱财源,巩固基础财源,培育新兴财源,促进财政经济协调发展。第四章征收主体第七条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权限,明确征收主体,落实征收任务,实行定项补助。第八条属国税、地税部门征收的工商税收收入(含契税、耕地占用税)按任务总额分别考核市国税局、地税局。第九条烟叶特产税由市农税局负责征收。第十条市国税、地税、农税部门完成财政收入任务后,其征收经费的安排标准由市政府根据有关政策另行确定。第五章乡镇收入任务的考核及补助办法第十一条工商税收任务分别由市国税局、地税局结合各乡镇的税源情况分配下达,对未纳入乡镇收入任务而在乡镇辖区的市属企业实现的税收不列为乡镇收入,如豹盾水泥、长顺电站、火电厂、三渡峡电厂、雪照河电厂、大河碥电厂等。在乡镇辖区内由市级组织的大型项目所实现的税收(含耕地占用税),区别不同情况按5%-20%的比例返还给乡镇。烟叶特产税考核任务由市农税局根据市政府分配给乡镇的烟叶生产计划分配下达。第十二条烟叶特产税按以下三项指标对乡镇给予定项补助:完成和超额完成当年市政府下达的烟叶计划种植面积的乡镇,由市烟叶领导小组和市烟草公司验收后,按每亩3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完成和超额完成当年市政府下达的烟叶收购数量的乡镇,按每担4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完成烟叶特产税任务的乡镇,任务内按实现税收总额的8%给予补助,超任务的对其超收部分按40%给予补助。对东城、谋道完成的烟叶特产税实行市、乡“五五”零基分成。第十三条对产煤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