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上行通信规约(修订版)省电力公司市场营销部二零零七年二月1 适用围本规约定义低压集中抄表系统中主站和集中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帧结构及传输规则。适用于主站对集中器执行主从问答方式以及集中器主动上传的通信方式。相关具体技术要求参见省电力公司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2 规约结构本规约采用三层参考模型通信:应用层、链路层和物理层。2.1 物理层采用多种通信方式,包括:GPRS、CDMA 、PSTN、Ethernet、RS232。2.2 链路层链路层位于三层参考模型的中间层。 它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并对应用层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封装。链路层提供无差错的数据单元传输。主要功能:(1)对面向连接的数据通路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管理。(2)构成数据链路数据单元(帧),并实现对帧定界、同步、收发顺序的控制。(3)传输过程中的流量控制(Flow Control) ,差错检测 (Error Detection)和差错控制(Error control)等方面。2.3 应用层利用数据链路层的信息传递功能,在主站和集中器之间发送、 接收各种数据信息。3 系统运行模式3.1 前置机运行模式前置机设备拥有独立的IP 地址资源并与所管理的集中器做到IP 可达。前置机默认连接 TCP 端口号为 8001,正常工作在 TCP 模式下。 前置机采用定时和手动两种方式对集中器进行数据采集,手动方式可随时进行设备巡检和数据抄收。3.2 集中器运行模式集中器运行模式包含2 种:集中器拥有独立静态IP 地址(VPN方式:SIM卡直接绑定静态 IP 地址),即集中器是服务器模式。集中器具备动态获得IP 地址能力(即采用 TCP心跳模式,公网模式),即集中器为客户端模式。约定:集中器默认通信在TCP模式下。 TCP通信端口为 8101。集中器可定时采集电表数据并保存在集中器。集中器所有运行参数可远程进行设置和管理。对于集中器不同的运行模式,对应的上行信道通信参数含义不同。4 帧结构4.1 参考模型基于 GB/T18657.3— 2002 规定的三层参考模型“增强性能体系结构”。4.2 传输顺序帧的信息传输顺序按照自顶向下的正常顺序,具体每个信息的字节传递顺序参见附录 2 说明。4.3 帧格式4.3.1 帧分类本规约采用 2 种基本的异步式传输帧格式, 实现基本的功能及用途。 固定帧长帧用于集中器向主站回答的确认或否认报文,或主站向集中器回答的确认或否认报文。可变帧长帧用于主站向集中器传输数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