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课题组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而我们开展青少年心理品质研究,就是要有针对性的对广大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其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发现学生心理品质的共性和个性,继而有的放矢的开设心理辅导。基于此,我校政史教研组确定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根据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注意力 ) ,培养健康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自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和谐时,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心2 / 14 理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学生的一切发展都是在此基础上来展开的。心理素质的发展“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