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洮南市瓦房镇小学马海英一、 问题的提出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倾听要求: 低年级能听别人说的一段话或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话习惯;中年级学生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高年级学生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的讲话,能理解主要内容,养成边听边想象, 能从听话中吸收营养的习惯。 如果不会倾听怎能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怎么会有自己的观点,怎么能与他人交流,更不会从别人的发言中获益。在读、写、听、说,四种语言活动中,听是最基本的语言活动, 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倾听是学好各门学科知识的基本功。具备良好的倾听习惯使人受益终身。 小学一年级是小学生各种习惯形成的最佳阶段,倾听习惯尤其重要, 我们研究本课题的目的也在于此,让学生在一年级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我们在众多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当前学生的倾听能力比较薄弱。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主要问题表现如下:1.部分学生无课堂意识、集体意识。低年级小朋友, 他们没有一个整体的课堂概念和集体概念。他们不会去思考在课堂上 “我该怎样做 ”,“我该做些什么 ”。表现出来的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还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以自己的思维为主宰。当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时,教室里乱糟糟的,有的做着无关的事,有的在说悄悄话, 有的推来推去 ⋯⋯台上汇报的同学在唱独角戏,台下听不清这位同学在说什么。当教师问:“这个问题,哪个同学来回答? ”同学们一边举手,一边喊着:“我来,我来 ⋯⋯”大声地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 谁也听不清谁的发言, 以至于一再重复别人的发言。当有同学发言不准确或错误时,时常会引起一阵轻蔑的、不屑一顾的 “嘘嘘”声⋯⋯2.部分学生完全没有倾听的习惯。教学中发现: 学生不喜欢倾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受家庭中 “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的影响,小孩子表现欲望强,总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喜欢说而不喜欢听。在平时做练习时,有的学生不愿静下心来听老师读题目、解释题目,往往审错题意;做作业时,常常不按老师的要求做。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他却根本没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 学生不会倾听例子也屡见不鲜。新课程实施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 “动起来 ”“说起来 ”了,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