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节劳动者派遣管理【知识要求】一、劳动者派遣的概念(一)劳动者派遣的含义:经济活动,派遣单位-接受单位-受派遣劳动者(二)劳动者派遣的性质:三种主体:派遣单位-接受单位-受派遣劳动者三重关系:三种主体的相互关系。本质特征:雇佣和使用相分离。派遣结构和劳动者是有关系没劳动的形式劳动关系。接受单位和劳动者是没关系有劳动的实际劳动关系。二、劳动者派遣的特点(一)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二)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三)劳动争议处理三、劳动者派遣的成因(一)降低劳动管理成本(二)促进就业-劳务与再就业-稀缺人才(三)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四)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不具法人资格,等特殊单位的需求【能力要求】一、劳动者派遣机构的管理1.资格条件-注册资本、健全的制度、专业人员众多2.设立程序-许可制度、登记注册3.合同体系-劳动合同、派遣协议二、派遣劳动者的管理:防范和制止对派遣雇员的歧视要注意:1.派遣雇员和正式雇员享有平等的法定劳动权利2.同一岗位应当同等待遇,同岗同酬3.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的实施一律平等4.派遣期限到期,提前告知,协同办理合同终止工作交接。三、应用实例:时间、派遣公司地址、协议、培训、接受单位、正式上班时间、劳动争议、仲裁、法院、有无协定单位、第三人;被告所在地解决合同争议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知识要求】一、工资集体协商(一)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雇员代表和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1.期限2.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工资分配形式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方法5.工资支付办法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二、工资指导线制度(一)工资指导线制度的含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工资总量和水平,调节工资分配关系,指导工资增长,指导企业工资分配的办法、规定的总称。(二)工资指导线的作用:1.为企业集体协商确定年度工资增长水平提供依据,有利于企业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2.引导企业自觉控制人工成本水平3.完善国家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企分开”。三、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两低于1.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2.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因地制宜协商原则-行政+工会+企业家协会四、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一)经济形势分析(二)工资指导线意见:三条线(上线-预警线、基准线、下线)五、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一)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内容:年工资收入和月工资收入两种形式,高位数、中位数、地位数三种标准反映平均水平。(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意义:1.优化配置和调解提供条件2.政府职能的转变3.价格机制与供求关系紧密结合4工资水平参考【能力要求】一、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一)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雇员-工会代表或民主选举;雇主-法人代表双方享有平等的:建议权、否决权、陈述权(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步骤:1.协商意向书后20日内答复2.协商前五日内提供真实情况和资料3.草案提交职代会讨论审议4.确定正式工资协议文本成立5(三)工资协议的审查:10天内报送,15内审查,15日后生效,5日内公布。(四)明确工资协议期限:一年一次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制定程序(一)信息采集-抽调每年(二)价位制定:同一职业,全部,由高到低,确定高中低位数。注意:1、坚持市场取向原则ﻩ2、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三)公开发布第三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知识要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六、安全卫生认证制度七、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八、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九、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能力要求】一、编制审核劳动安全卫生预算(一)职业安全卫生保护费用分类:8个(二)职业安全卫生预算编制审核程序:7个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