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型铸造缺陷分析一、铸件缺陷的分类(1)按工序分类我国一些企业为了便于从统计的角度进行质量管理,将铸件缺陷按工序进行分类如下:1)造型废。造型工操作疏忽造成的铸件缺陷。如合型时忘记吹净型腔,导致砂眼缺陷等。2)浇废。浇注工操作失误造成的缺陷。如浇包中金属液量不够而造成未浇满等。3)料废。金属炉料配比不当或原材料使用失误造成的化学成分不合格。4)毛坯废。毛坯在清理过程中产生机械损伤。5)芯废。制芯不当出现型芯尺寸不合格导致铸件尺寸不合格缺陷。6)混砂废。型砂、芯砂混制不当而使铸件产生的缺陷。如型砂配方不合适导致铸件表面粗糙缺陷等。(2)按缺陷的特征分类铸件缺陷种类繁多,形貌各异,在 GB/T5611-1998《铸造术语》中将铸造缺陷分为八大类102 种,见下表。铸件缺陷的分类(GBT5611-1998)类别序号缺陷名称缺陷特征1)多肉类缺陷ZQ1飞翅(飞边)垂直于铸件表面上厚薄不均匀的薄片状金属凸起物,常出现在铸件分型面和芯头部位2毛刺铸件表面上刺状金属凸起物。常出现在型和芯的裂缝处,形状极不规则。呈网状或脉状分布的毛刺称脉纹3外渗物(外渗豆)铸件表面渗出的金属物。多呈豆粒状,一般出现在铸件的自由表面上,例如明浇铸件的上表面、离心浇注铸件的内表面等。其化学成分与铸件金属往往有差异4粘模多肉因砂型(芯)起模时部分砂块粘附在模样或芯盒上所引起的铸件相应部位多肉5冲砂砂型或砂芯表面局部型砂被金属液冲刷掉,在铸件表面的相应部位上形成的粗糙、不规则的金属瘤状物。常位于浇口附近,被冲刷掉的型砂,往往在铸件的其它部位形成砂眼6掉砂砂型或砂芯的局部砂块在外力作用下掉落,使铸件表面相应部位形成的块状金属凸起物。其外形与掉落的砂块很相似。在铸件其它部位则往往出现砂眼或残缺7胀砂铸件内外表面局部胀大,重量增加的现象。由型壁退移引起8抬型(抬箱)由于金属液的浮力使上型或砂芯局部或全部抬起、使铸件高度增加的现象(2)孔洞9气孔铸件内由气体形成的孔洞类缺陷。其表面一般比较光滑,主要呈梨形、园形和椭圆形。一般不在铸件表面露出,大孔常孤立存在,小孔则成群出现类缺陷10气缩孔分散性气孔与缩孔和缩松合并而成的孔洞类铸造缺陷11针孔一般为针头大小分布在铸件截面上的析出性气孔。铝合金铸件中常出现这类气孔,对铸件性能危害很大12表面针孔成群分布在铸件表层的分散性气孔。其特征和形成原因与皮下气孔相同,通常暴露在铸件表面,机械加工 1〜2mm 后即可去掉13皮下气孔位于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