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散文读后感【篇一:叶圣陶散文读后感】假期里,我读了《叶圣陶全集》。其中《傻子》这篇短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傻子代表了普通人的形象,却做了伟大的事情。有一次,师傅让傻子和徒弟锯木头。已经是深夜了,师傅已熟睡。只有他俩在锯木头,傻子让二师兄睡觉,而自己却要锯两份木头。还有一次,傻子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馒头送给了街头流浪的人,所以邻居都说他是傻子。有一天,傻子在广场看到很多人,是国王打败仗了,想把敌人全部杀死,现在就想杀人,傻子看着气昏的国王说:国王,不必等敌人了,您要能杀人解解气,那就把我杀了吧!别人都喊他傻子!可皇帝却惊呆了,他说:谢谢你!国王请傻子去宫里喝酒。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傻子的心的很善良,我觉得别人说他傻,可我觉得他并不傻,我们还要学习他这种乐于助于的精神,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叶圣陶散文集读后感2《叶圣陶小说散文选》是译本中英对照的现代文学作品。叶圣陶是一位著名的现代作家。作品描写了很多个短篇。大多数的故事都是发生在战争的年代。例如:潘先生在难中、一个练习生和一篇宣言。这三个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练习生〉。那个练习生的遭遇很像我们的生活。他是一个初中生。由于爸爸失业。就被迫停学了。在当时的环境中,温饱成问题,还谈什么上学。当我看到他被迫停学,父亲在家为他找工作而着急。我就想起了,我中国的朋友。我的朋友的遭遇就比他好多。毕竟,是生活的年代不同,所遇到都是有不同,但同样的困难。由于金钱问题,他也是初中就出来工作。找到工作,换担心要交保证金之类的。我的朋友的母亲就把积储交了保证金。而他的父亲就把全家之宝给买掉,才够钱给保证金。不同的年代,总是存在一些相同的问题。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个初中生什么也不会,就离开家人到远方给人打工。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有机会跟家人一起来到美国。在这里我们有的是机会,只要努力我们肯努力就有好的明天。我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是一知半解,好的作品中,一定会有什么修辞手法,才会令文章更精彩、生动和形象。在阅读过程中,我没有专心的去注意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我只一心一意地运用老师教我用的阅读4种方法来阅读。这是一本中英对照的作品,对想学习英文的我就更好的帮助我。叶圣陶散文集读后感3《叶圣陶读本》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叶圣陶读本》分为小学低年级、中高年级、中学三卷。小学低年级收入了叶圣陶爷爷为小朋友写的儿歌、生活故事、童话、散文等一共44篇。小学中高年级收入了叶圣陶爷爷为同学们写的童话、散文,一共31篇。这些篇章在他创作的作品中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我读的是中高年级的,里面的故事十分精彩:有心肠好的稻草人,它甚至情愿牺牲自己,也要救那些不幸的人,但它也同样不幸,它挪动不了身体,连句同情的话也说不出来,除了一再责备自己的无能,别的什么也做不了。有一直不肯承认自己错误的皇帝,他滥杀无辜。有天真可爱的芳儿,一直期望能送母亲独一无二的礼物,好让母亲高兴。还有一个故事:一个地方的人们发现了许多金子,一夜之间他们都变成了富翁,于是他们也不做工,要不种田,什么都不干,只想着金钱,可没人做工,没人种田,什么都没有了,金子也买不到东西,最后,金子便成了没有用处的东西了。这些故事让我明白了不要像皇帝那样不愿承认错误而杀害了那么多的生命;不要贪财,即使成了富翁,如果不做工、不种田,纵使有再多的金子都没用,自己动手劳动才能获得真正的财富。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个草人。插在庄稼地里,用来驱赶叼稻子的麻雀。他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是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稻草人亲眼目睹了三件令人十分伤感的事。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个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得了重病死去了。老太太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东西,只有靠种稻田养活自己。每年庄稼都闹灾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等来了风调雨顺,稻子却被虫子吃了个精光。稻草人担心主人承受不住一年又一年的伤心,急得恨不得扑上去赶走虫子,但是却一动也不能动。一名渔妇坐着一艘小船,带着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孩子,想给生病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