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课堂教学实录第 1 课时♦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进行适度的推理,建立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完成氯气漂白性验证的相关实验,使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与一般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于氯气性质及应用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用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与问题的精神,体会科学知识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看一篇新闻报道。【投影】播放氯气泄漏事故的视频。【设疑】既然氯气是有毒物质,那么游泳馆为什么会有氯气呢?【引入】带着上面的问题,我们来开始今天的学习。二、讲授新课【板书】氯及其化合物一、氯气【投影】氯及其化合物一、氯气【讲解】氯气的发现应归功于瑞典化学家舍勒。舍勒是 18 世纪中后期欧洲的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舍勒发现氯气是在 1774 年,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即二氧化锰),当他使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气体就是氯气。【演示实验】教师展示收集在集气瓶中的氯气,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32Na+Cl 全 2NaClCu23Cl 全 CuCl222F+3Cl=22FeC2Na+Cl 仝 2NaClCu2Cl 仝 CuCl222F+3Cl=22FeC【投影】氯气液化的视频;氯气溶于水的视频。【讲解】根据上述的实验,同学们可以总结出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溶于水,易液化,有一定的毒性,密度大于空气。遇氯气泄漏时,人员应该迅速撤离至上风处,且尽量居于较高位置。【板书】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溶于水,易液化,有一定的毒性,密度大于空气【投影】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溶于水,易液化,有一定的毒性,密度大于空气【过渡】上面的物理性质的研究,依然不能解决刚才的疑问,游泳馆中为什么有氯气,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氯气的化学性质,看看有没有收获。【板书】2、化学性质【投影】2、化学性质【讲解】首先,我们还是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出发,判断一下氯气的基本性质。因为氯原子的最外层有 7 个电子,容易得到 1 个电子达到 8 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氯气应该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过渡】按照这种推测,我们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