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ISO 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本标准按照 GB/T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了 GB/T 23331-2009,与 GB/T 23331-2009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边界”(见)、“持续改进”(见)、“纠正”(见)、“纠正措施”(见)、“能源消耗”(见)、“能源管理团队” (见)、“能源措施参数”(见)、“能源评审”(见)、“能源服务”(见)、“能源使用”(见)、“相关方” (见)、“内部审核”(见)、“不符合”(见)、“组织”(见)、“预防措施” (见)、“程序”(见)、“记录”(见)、“范围”(见)、“主要能源使用”(见)和“最高管理者”(见 )等术语;— 修改了“能源”(见)、“能源基准”(见)和“能源绩效”(见)的定义;— 修改了有关“总要求”(见)、“管理职责”(见)、“能源方针”(见)、“策划”(见)、“实施与运行”(见)、“检查”(见)、“管理评审”(见)等各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 删除了“能源因素”和“能源管理标杆”术语。本标准中“能源”、“能源使用”、“能源消耗”等术语与我国能源领域中的习惯定义存在差别,此类术语仅应用于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应用过程,从而确保与 ISO 50001 协调一致。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的修改:— 删除了部分有关术语来源参考文件的批注;— 删除了部分与我国应用情况无关的批注;— 附录 B 中,将 ISO 相关标准修改为等同转化的国家标准并进行比较。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德州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宝山钢铁集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赓、,李爱仙、李铁男、王世岩、朱春雁、李燕)、黄进、梁秀英、任香贵、桂其林、杨德生、李燕)、刘立波、周璐、周湘梅、张娣、石新勇。本标准于 2009 年 3 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引言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指导组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和必要的管理过程,提高其能源绩效,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本标准的实施旨在通过系统的能源管 理,降低能源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其他相关环境影响。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不受其地理位置、文化及社会条件等的影响。本标准能否成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