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家校合作新途径努力提升德育实效的新思路内容提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个不争的事实,来自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给学校德育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困惑。所以如何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协助家长提升教育水平,是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富有挑战的新课题。本文从探索理解家庭教育重要性开始,探索提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增强家校合作效能;引导家长协同构建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形成家校教育的共同价值观;创新多种家庭参与方式,提升德育实效性等新思路、新策略的实践,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切实提升德育的实效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关键词创新家校合作途径提升德育实效的新思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现在家庭绝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与呵护,让部分孩子形成任信、不爱劳动、心胸狭隘、缺乏宽容、不懂感恩、纪律观点不强、自我约束水平差等不良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亲、再婚、违法犯罪等问题型家庭的增多,又造成很多孩子心理的不健康、不愿与人交流,自卑情绪严重,甚至作出一些过激行为,同时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家长把孩子的教育就推向了学校,构成了学校德育的特殊群体。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孩子学习很棒,但动手水平很差;有的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有的孩子在学校是个乖娃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个不争的事实,来自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给学校德育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困惑。所以如何切实协助家长提升教育水平,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是当前德育面临的富有挑战的新课题。一、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切实增强家校合作效能有效的德育肯定是植根于学校与家长双方对家庭的理解以及对学生教育责任的看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孩子的性格、言语、行为、价值观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形成。如何使家长理解自己的德育责任,理解家庭德育生活化,渗透性的特点,把家庭作为对孩子实施德育的重要场所,是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的孩子来自于什么样的家庭,把握时机鼓励家长学会采用必要的方法实行家庭教育而学校往往缺乏能够指导家庭教育的教师,使得家校合作变得艰难。1. 了解家庭,理解家庭教育的多样性。生活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经历着同样的学校教育,有的孩子会学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