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数和数的组成》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 100 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 100 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有 100 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 100 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主题图给了学生 100 这个数有多大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教材还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例题 1、2、3 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操作建立 100 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 100 以内数的方法。经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了如前所述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地数出数量在 10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2)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数位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能够灵活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 100 以内的数,难点在于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链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学生动手操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教法和学法。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二、教法和学法1 动手操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 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教学伊始,复习上学期数的组成,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并抛出问题“你们能不能估计一下现在草原上有多少只羊呢?”,创设了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会不会估数?”这一问题密切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并且以此为切入点。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探究数学奥秘的兴趣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