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专业《声乐基础》说课稿临沂职业学院文法系李宗芝总述:说课内容总共分为七大部分,分别为:课程设置、学情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和课程特色与建设目标一、课程设置(―)课程性质《声乐基础》课程是我院音乐表演专业(学前教育方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定位学前声乐课作为学前音乐课的子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幼教音乐活动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幼儿的音乐生活中启发、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具有鲜明的“幼教”特色。(三)课程目标总目标:《声乐基础》课程培养目标:构建音乐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符合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演唱技巧和幼儿歌曲表演的能力知识目标:•握歌唱的基本发声原理、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熟悉儿童的声音特点即童声演唱的方法。•熟悉大量不同类型的幼儿歌曲。能力目标:.能演唱三种唱法不同类型的歌曲,重点掌握其中一种演唱方法。.具有正确分析和表达幼儿歌曲的能力。•具备基本的儿歌律动表演能力。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对幼儿教师工作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四)前承后续关系本课程的前承课程有:基础乐理、视唱练耳、语言训练和形体训练,它的后续课程有:钢琴表演与伴奏、声乐演唱与教学、童声合唱与指挥和舞台表演等课程。(五)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人文性、创新性”。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先进的育人理念,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以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与幼儿声乐教学能力为重点,与幼教行业、幼儿园合作建立校外一体化的实训基地,构建‘三维的课程目标,精选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艺术实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确保课程教学质量”。二、学情分析学生的优点是部分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还是比较明确的。同时存在的不足有音乐综合能力较差,缺乏实践能力同时文化水平较低、结构单一。为此我们要加强音乐综合能力的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文化素养使其建立合理的文化知识结构。三、教学内容设计(一)教学内容的选取.根据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资格标准选取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个人基础、认知能力和职业成长规律选取教学内容。.选取符合岗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