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指引一、适用范围人工挖孔灌注桩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中桩直径 800 ㎜以上无地下水或地下水较少的粘土、粉质粘土、含水率低淤泥或淤泥质粘土及含少量砂、石粘土层,特别适于黄土层采用,深度一般20 米左右。对有流砂、地下水位较高、涌水量大的冲积地及近代沉积含水量高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层不宜使用。二、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设置支架、潜水泵、鼓风机、照明等设备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中心线绑扎护壁钢筋、支模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第一节桩孔开挖及排水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放桩挖孔线第二节桩 孔开 挖及排水清理桩孔四壁、校正桩孔垂直度和直径绑扎护壁钢筋、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护壁N循环作业直至达到设计深度Y检查持力层后扩底YN清理虚土、排除孔内积水检查验收桩孔直径、深度、扩底尺寸、持力层等隐蔽项目扩大头处理吊放钢筋笼就位钢筋笼制作放混凝土溜槽(导管)浇灌桩身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运输质量验收三、施工工艺1、放线定桩位及高程在场地三通一平的基础上,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的资料和基础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轴线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好桩位中心,以中点为圆心,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画出上部的圆周。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桩位线定好之后,必须经有关部门进行复查,办好预验手续后开挖。(撒石灰线标记桩孔开挖尺寸线)2、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开挖桩孔应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扩及周边,有效地控制开挖桩孔的截面尺寸。每节的高度应根据土质好坏、操作条件而定,一般以 0.9-1.2m 为宜。3、支护壁钢筋绑扎、模版安装3.1 为防止桩孔壁塌方,确保安全施工,成孔应设置护壁,其种类有长钢套管和现浇混凝土两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护壁与土壁能紧密结合,稳定性和整体性能均佳,且受力均匀,可以优先选用。当桩孔直径不大,深度较浅而土质又好,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也可以采用喷射混凝土护壁。3.2 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模板之间用卡具、扣件连接固定,也可以在每节模板的上下端各设一道圆弧形的、用槽钢或角钢做成的内钢圈作为内侧支撑,防止内模因受涨力而变形。不设水平支撑,以方便操作。3.3 第一节井圈护壁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 20mm;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 100-150mm,便于挡土、挡水,壁厚应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 100-150mm。3.4 桩位轴线和高程均应标定在第一节护壁上口。施工现场必须挖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