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脏、血管以及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装置构成循环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将血液输送到机体的组织和器官,供给它们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运走组织代谢废物,以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的进行和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近年发现,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也具有内分泌功能,能分泌心钠素、内皮素、内皮依赖舒张因子等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在血液循环、心血管功能的调节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看看心心脏脏心脏的位置心房心室及瓣膜二尖瓣及三尖瓣右心室三尖瓣复合体肺动脉口左心室二尖瓣复合体主动脉口主动脉瓣及左、右冠脉口心壁心肌层心的血管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和血管病,也称心血管病,是危害人民健康和社会劳动力较大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每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逐渐增多。在我国城乡居民中已成为首要的死亡原因。第一节循环系统疾病的病因循环系统疾病根据致病因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1、先天性心血管病:为心脏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所致,病变可累及心脏各组织和大血管,简称先心病。2、后天性心血管病:为出生后心脏受到外来或机体内在因素作用而致病,常见的有:①动脉粥样硬化;②风湿热;③原发性高血压;④慢性支气管、肺部疾病;⑤感染;⑥内分泌疾病⑦血液病⑧营养代谢性疾病⑨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心脏神经症⑩其他:药物或化学制剂中毒、肾小球肾炎、结缔组织病、放射线等。第二节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一、主要症状•1、呼吸困难是心脏病病人中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最常见于左心衰竭,其次可见于心包积液、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其特点是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消失或缓解;仰卧加重,坐位减轻。根据呼吸困难轻重程度不同可分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心源性哮喘。•2、心悸是一种心跳不适的主观感觉。常见于:•(1)各种心律失常•(2)心脏冲动增强•(3)心脏神经症•3、胸痛引起胸痛的心血管疾病有:•(1)心肌缺血•(2)心肌梗死•(3)心包炎•(4)肺梗死•(5)主动脉夹层分离•(6)心脏神经症•4、水肿主要是右心衰竭的表现。其特点有:•(1)发生部位与体位有关,早期局限于身体低垂部位;•(2)多发生于日间活动后,休息后减轻或消失;•(3)为对称性、凹陷性水肿;•(4)常伴颈静脉怒张、肝肿大、静脉压增高,严重病例可发生浆膜腔积液和外生殖器水肿。•5、发绀是缺氧的表现,当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毛细血管血液的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时,皮肤粘膜即可出现发绀。•(1)中枢性发绀•(2)周围型发绀•(3)混合型发绀•6、咯血心血管疾病咯血最常见的病因为二尖瓣狭窄。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及任何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肺动脉高压时,亦可发生咯血;咯血可为痰中带血或小量咯血、大咯血或咳粉红色泡沫痰、暗红色血痰。•7、晕厥是暂时性脑缺血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1)心源性晕厥是指因心排血量突然减少引起暂时性脑缺血导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严重者可出现阿-斯综合征,表现为晕厥、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甚至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最常见。•(2)血管舒缩障碍包括血管抑制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颈动脉窦晕厥等。二、主要体征•(一)震颤常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病及狭窄性瓣膜病变,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体征。•(二)心脏扩大•1、心室扩大•(1)左心室扩大•(2)右心室扩大•(3)左、右心室扩大•2、心包积液•(三)正常心音变异•1、心音强度异常•(1)第一心音增强:发热、贫血•(2)第一心音减弱:心肌病变•(3)第二心音增强:高血压•(4)第二心音减弱: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狭窄•(5)第一、二心音均减弱或遥远:肺气肿、心包积液•2、心音分裂•(1)第一心音分裂:由于三尖瓣关闭明显迟于二尖瓣所致,在胸骨左缘下部最清楚,吸气时明显。•(2)第二心音分裂:由于右室排血时间延长,肺动脉瓣关闭明显延迟所致。在心底部肺动脉瓣区或胸骨左缘2、3肋间最清楚。•(3)反常分裂:由于主动脉瓣关闭迟于肺动脉瓣所致。此时吸气时分裂减轻或消失,呼气时分裂明显,又称第二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