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山 独山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北郊,距市区2 公里,北高南低,为伏牛山东延余脉,故称豫山、序山。海拔367.8 米,方圆约五平方公里,是中国四大名玉独山玉的唯一产地,因盛产独山美玉而闻名于世。 2、独山玉 独山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由多种矿物组成,色调多样,有绿、白、蓝、红、紫、黄、青、黑等基本色以及数十种混合色和过渡色,主要为玻璃光泽,部分油脂光泽。微透明至不透明,少数透明。硬度一般为5.4— 6.4 摩氏。比重2.73— 3.18。独山玉丰富的颜色,再加上其质地坚韧致密、硬度适中、光泽明亮等特点,为雕琢各类工艺品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最适宜制作“俏色”玉器。据可考证史料记载,独山玉雕始于夏商,盛于汉唐,精于明清,新中国成立后走向全盛时期,并成为驰名中外的艺苑奇葩。 2、汉代玉街寺 西汉时曾称南阳独山为“玉山”。《汉书》记载推测,独山脚下的沙岗店村,汉代叫“玉街寺” , 是当时生产和销售玉器的地方,距今已二千余年的历史。独玉的开采在汉代已有相当的规模,至今南阳独山还有一千多个古代采玉的矿坑,可见独玉的开采历史悠久,规模之盛,品类之丰。 3、渎山大玉海 被誉为“国之瑰宝”、 重 3500 公斤的玉器“渎山大玉海”, 是元代忽必烈犒赏三军时盛酒的器物,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最大的巨型玉雕,为中国划时代的艺术珍品,也是世界宝玉石发展史上罕见的杰作。但问世700 多年来,其玉料一直众说纷纭,未能认定。最近,由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亚洲珠宝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华宝玉石文化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在论坛上,经过20 余名国内知名玉器考古、收藏专家仔细观察、研究,并与南阳的独山玉矿样品反复对比、鉴定,认定制作于元代、现陈列于北京北海公园团城的“渎山大玉海”玉料为南阳独山玉。至此,一桩“千古悬案”一锤定音。 4、九龙晷 “九龙晷”是河南省政府在1999 年澳门回归时赠送给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礼品。整个作品呈椭圆形,正中是一个绿白带酱紫的圆形“日晷”(古代计时器具), 周围九条盘龙缠绕在一起。独山玉色彩丰富,使九条龙呈现出绿、紫、黑、白等不同的颜色。礼品长199cm、宽110cm、高 80cm、重500kg,该礼品设计风格新颖独特,巧妙构思,匠心独运,把南阳独山玉特有的各种色彩巧妙利用,采用浮雕、透雕、镂空、线刻等多种雕刻手法,使这件产品线条流畅,形神具备,气势雄伟。九条盘龙环绕日晷,表明九州华夏儿女紧密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