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员工作流程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完成时限责任者一、对申请入党人培养教育阶段1、递交入党申请书。申请人2、及时与申请入党人谈话,提出要求。并建立申请入党人党建档案。半个月内支部书记或委员3、指派1名正式党员作申请入党人的培养联系人,对申请入党人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一般在半年内党支部、党小组4、安排申请入党人参加党的有关活动。5、每月分析1次申请入党人思想、工作、学习和作风等情况。6、讨论推荐申请入党人能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讨论前,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推荐和测评。二、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考察7、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程序:(1)培养联系人或党小组提名;(2)党支部根据提名及申请人的表现,依据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以召开支委会或支部大会形式进行拟确定;(3)确定后,进行公示7天,公示内容: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工作岗位及职务,撰写入党申请书时间、培养联系情况、表现以及机关工委和党支部联系方式和起止时间;(4)根据申请人的表现、公示收集情况召开支部大会进行票决(实到党员必须达到支部党员的三分之二才能开会;票决时,同意人数超过实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过半数方为通过。及时将决议填入《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中,要填写召开会议时间、应到会党员数,实到会党员数,得同意票数,不同意票数,最终票决情况,综合评价;支部书记签字,支部盖章。),通过后,派组织委员并带公示结果表、相关会议记录等到机关工委领取《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名册。是团员的要经过团组织“推优”。一般培养教育考察一年以上党支部8、确定后党组织要与入党积极分子正式谈话,将谈话情况填入谈话记录表内。并填写入党积极分子登记卡片。同时,要指派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9、安排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可以参加发展新党员的支部大会,观看入党宣誓仪式等。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和党的工作。培养教育考察期间可选派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培训。时间为5-7天。10、定期谈话(一般每季度一次,在填写培养考察意见前开展)。并向党支部、党小组汇报谈话情况。11、定期填写培养考察记实(一般每季度一次),考察结果要形成写实材料,并认真地填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中。入党积极分子每季度写一篇思想汇报(在填写培养考察意见前)。12、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主要内容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入党动机、实际表现及关键时期的表现。1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完成时限责任者三、确定发展对象13、培养联系人向党支部(党小组)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建议。建议要填写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内。一个月内完成培养联系人14、讨论。依据培养联系人汇报情况和党员标准以召开支委会进行确定,并向支部大会通报。未设支委会的以支部大会进行确定。确定前要充分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进行公示,个人撰写自传,进行初步政审,还要参考年初工委、党总支、党支部制定的发展党员计划进行确定。讨论前,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推荐和测评。党支部、党小组15、公示:公示7天。内容: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工作岗位及职务,培养联系、参加培训情况,表现以及机关工委和党支部联系方式和起止时间。16、初步政审。内容:本人经历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姓名、工作单位、政治面貌和政治情况。基本方法:同发展对象谈话,查阅发展对象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必要时可进行函调或外调(在听取本人介绍和查阅有关材料后,情况清楚的可不再函调或外调)。政审后,要写出专题初审材料,内容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主要经历、直系亲属及联系密切的社会关系情况、政治历史表现(尤其是在重大政治斗争中、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斗争中的表现以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等)以及本人的现实表现情况。此次初审只形成专题材料不填入《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中。17、正式确定。根据表现、公示收集情况召开支部大会进行票决(实到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