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缺血性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_第1页
1/12
缺血性心肌病_第2页
2/12
缺血性心肌病_第3页
3/12
缺血性心脏病 【概述】 缺血性心脏病包括粥样硬化病变引致的冠状动脉梗阻或狭窄。心肌缺血引致的左心室室壁瘤,心肌栓塞后心室间隔缺损和乳头肌缺血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的后天性心脏病。本节重点讨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梗阻或狭窄。冠状动脉管壁粥样硬化病变引致血管腔狭窄,冠循环血流受阻,心肌血供不足,梗阻程度严重者可引致心肌梗塞。 近 40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渐增高。据上海医科大学统计,在 1948~1958年住院心脏病病人中,冠心病仅占6%;1959~1971年占 18%;1972~1979年增高至 29%,目前在各类心脏病中居首位。 【治疗措施】 冠心病的防治方法,可概括为内科和外科两大类。内科治疗已有多年历史,治疗措施有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注意精神卫生,应用药物降低血脂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控制心绞痛等。冠心病的外科治疗,在概念和方法上经过不断演变至今也已有70多年的历史。 1916年 Jonnesco切除颈、胸交感神经治疗心绞痛。1926年 Boas施行甲状腺全部切除术企图通过降低新陈代谢减轻缺血心肌的负荷。1935年 Beck和 Tichy施行胸大肌与心肌固定缝合术,希望形成的粘连能给心肌供血。此后,心包膜、大网膜、肺、空肠、胃、脾等组织和器官均用于与心肌作固定缝合术。有的外科医师还应用心包腔内敷撒滑石粉、石棉粉等促进心包粘连的形成。Zola, cesa-Bianchi于1939年结扎双侧胸廓内动脉,认为结扎处近端的心包膈动脉能运送给心肌更多的血流。1946年 Vineberg于心肌内植入胸廓内动脉。 1955年 Beck又倡用冠静脉窦部分结扎术和体循环动脉分支冠静脉分流加冠窦部分结扎术,从逆向灌注冠循环。上述多种外科治疗方法,效果均欠满意,先后被弃用。1955年起开始研究直接对冠状动脉施行手术以改善心肌血供。 1958年 Longmire等对病变段冠状动脉施行内膜剥除术,解除管腔狭窄。1961年 Senning在体外循环下用移植片缝补,扩大冠状动脉狭窄段。1967年 Gatrett用大隐静脉施行左前降支分流移植术,随访7年仍保持通畅。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后,迅速促进冠心病外科治疗的发展。1967年 Favaloro和 Effler推广应用大隐静脉施行升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于1969年介绍操作技术,到1971年已施行手术 741次。1968年 Green报道胸廓内动脉 -冠状动脉前降支吻合术。1971年 Flemma等又报道顺序移植术的操作方法,即用一根大隐静脉与冠状动脉多个分支作多处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缺血性心肌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