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耙吸船部分工况控制分析

耙吸船部分工况控制分析_第1页
1/32
耙吸船部分工况控制分析_第2页
2/32
耙吸船部分工况控制分析_第3页
3/32
耙吸船各工况控制原理及方案 (初稿,还需完善补充) 一、耙管升降控制 1 .工况简要 以双耙为例,平时左右耙管分置于船舷两侧,工作时将耙管放下实现拖行挖泥作业。耙吸船的每侧配有三组代吊架的绞车,分别与耙管的弯管、耙中和耙头相连接,从而实现耙管的伸出收回和提升下放动作。同时,在耙头吊架与绞车之间配有波浪补偿器,以便船舶在波浪中施工和/或耙头处于不平整河床时,保持钢索张力基本不变。 2 . 控制原理 2 .1 控制方式 遥控控制:通过驾控台进行远程控制; 本地控制(应急):左右耙管各配有一个现场应急控制箱。 2 .2 控制过程 手动: (1 )耙管推出舷外 首先依次启动三个绞车做起升动作,通过绞车编码器和限位光电开关来判断耙管是否从台架上提起到位,到位后,通过操作面板上的吊架推出收进按钮,控制三个吊架的油缸伸出和缩进,使得耙管跟着动作,直至耙管伸出舷外到位后(到位信号需要通过调试时标定)停止。 (2 )下放耙管 耙管推出舷外后,当绞车的下放所有信号都满足时,通过操控驾驶室面板上的三个手柄,使三个绞车做下放动作,通过耙管水平传感器、垂直传感器的角度变化(疏浚监控界面显示),来手动操作三个绞车的速度(通过手柄幅度,手柄带自锁),绞车速度可无级调节(通过手柄信号来改变变量泵的流量)。当弯管绞车下降到位后(通过光电限位开关和编码器判断),弯管绞车停止动作,耙中绞车和耙头绞车继续下放,直至下放到所需要的挖泥深度。耙中绞车和耙头绞车均设有绳长编码器。 自动: 通过操作电脑界面上的自动放耙按钮,整个耙管起升、吊架推出和耙管下放自动完成,依靠各个传感器进行保护,但据了解,目前为止,国内所造船舶均没有使用此功能。所谓一键放耙,也仅指下放到吸口到位。 绞车及 A 字架状态 耙臂状态及绞车状态显示 耙臂位置显示 A 字架启动条件 耙管绞车启动条件 (1) 传感器  垂直角度传感器(IP 68) 每侧耙管上配2 个,共4 个。用于耙管仿真计算,耙中、耙头深度计算,耙中角度(耙管上段与耙管下段垂直夹角)差计算。  水平角度传感器(编码器或电位计) 每侧耙管上配2 个,共4 个。用于耙管仿真计算。  编码器(绝对值,测绳长) 每侧耙中、耙头绞车上各装有 1 个,共4 个。用于耙中、耙头深度的测量计算。需要标定零点。  吸口到位限位 每侧吸口处左右各装1 个,共2 个。用于确定弯管是否下放到位。  吊架限位 每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耙吸船部分工况控制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