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满硐中学陆琳英【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使学生明确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概念;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构成和特点。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间高程,疏密程度,不同形态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形图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3、情感目标:通过运用课件展示、地形模型,小组之间的讨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学会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形。2、了解等高线概念,明确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教学难点】1、在等高线图上识别主要地形类型2、学会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部位等高线的分布状态。【学法指导】1、教学方法:实践探究法、直观演示、讲解、讨论以及练习法。2、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观察法。【教具准备】课件、等高线地形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课件展示:几种地形类型的图片)导言: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高原,这是物产丰富的盆地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面,有高山、有低地。然而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她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呢?大家想不想知道?【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能引发动力。 七年级学生对学习地理有一定的兴趣,热情高,思维活跃,在这里用地理学科特有的魅力设疑导思吸引着他们。板书:地形图的判读二、指导学习,探究创新:学生自读课本,结合第 31 页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学案第 1 题: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学以致用: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据测量,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高度8844.13 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却说珠穆朗玛峰高度为 4000 多米?同一个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值?“珠穆朗玛峰高8844.13 米”指的是什么高度? (海拔高度)。而青藏高原上的藏民说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4000 多米”则指的是什么高度?(相对高度)【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通过课本文字自学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的定义。教师提示学生注意看“学法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