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阶段测试高三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分)读图,完成 1--3 题。1.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向驶向 180°经线,若时速相同,则()A.同时到达 B.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C.到达的顺序是丙、乙、甲 D.到达的顺序是甲、乙、丙2.若甲船于 3 月 18 日 10 时(区时)起,经过1 小时 40 分越过了日界线,则此时它到达地点的区时是()A.3 月 18 日 11 时 40 分 B.3 月 19 日 11 时 40 分C.3 月 17 日 8 时 20 分 D.3 月 17 日 11 时 40 分3.关于图中甲、乙、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都位于西半球 B.丙在乙的西南方向C.甲、乙位于东半球,丙位于西半球 D.甲在丙的东北方向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4--6 题。4.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A .① B.② C .③ D . ④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B.站在 M 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C.图中干流的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 M 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6. 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368m B.488m C.678m D.708m以下四幅图均代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8 题。7.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 50 米,比例尺分别为 1∶10 000、1∶20 000、1∶30 000、1∶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8.若四幅图的等高距分别为 50 米、100 米、150 米、200米,比例尺都为 1∶10 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1图 4图4 是“某地地形简图”,M 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 P、M 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 288 米。读图回答 9--11题。9.图中 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0.冬至日正午,M 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 P 点,则 P、M 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A.300 米 B.400 米C.500 米 D.600 米11.图中 P 点位于 Q 点方,P 点附近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西南 320米 B.东北 120 米C.东北 320 米 D.西南 120 米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水平距离单位:千米,等高距为 10 米),完成 12--14 题。12.图示区域位于()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13.与图示地貌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