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读时代,重视阅读教育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学习的地方特别多,但总的概括就是学和用,或想或做两方面,结合自己学习的经验,以及阅读其他老师关于语文教学和学习的经验,以及相关的理论,这里我就简单总结一下语文学习上所需要注意的地方,以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语文。语文学科,是从小学开始的基础课程,它可以说是一切学科的母亲,没有语文学科,就无法学好其他课程,语文学科是第一位的。这在小学尤其突出,我回忆小学老师上课第一天就跟我们讲,语文是最重要的,先要把语文学习好。我在准备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也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曾经就说道,小学阶段一定要把语文学好,数学可以晚点学都不要紧。小学阶段的我在语文的学习上要优于其他学科,也许是我本身比较偏向于文字科目,对语文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语文不是死的,它是活的。语文是语言文字的意思,既然是语言和文字,那么与人是密切相关的,它是人们用以传情达意、交流信息的工具,自然也限定着我们的思维。学习外语的人都能够大概了解到,语言是和思维相挂钩的,比如英语 brother,不少同学学到这个表示哥哥或弟弟的单词的时候难免会感到惊奇,原因就是发现他们英语国家并没有专门的单词来区分哥哥和弟弟,他们统称为 brother,这也就反映出了文化思维上的差异。语文学习最终是为了精纯熟练地运用,但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还是要从基础和根基上打牢,从知识点滴积累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所谓“死去活来”这个词用到语文的学习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前面已经讲过语文是非常灵活的,因为与人的思维相关,因为是语言和文字,会随着使用的情况而变化,并非一成不变。但是在具体习得的过程中,最初还是要有一定的“死记硬背”的功夫的,也就是要多去积累识记,因为在学习起初也谈不上灵活运用,而是要先掌握好基础,先要掌握好“死”的东西,等到学习不断深入以后,才能逐渐灵活运用,这是一个必然经过的过程。很多人一听到语文死记硬背就觉得落伍,如果孩子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不先练就一番“童子功”,不先把一些重要基础知识记忆好,没有这番的训练,就来奢谈高智能的学习思维、活跃性等东西就显得不着边际了,那些也都是以基础为前提的,所以孩子先要把语文的基础功打扎实,这是学好语文的一个基本前提。也就是要重视基础的积累。在民国时代,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是却培养了一大批社会精英,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当时实行的是通才教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