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年电子产品研发经验总结 马宁伟 作者简介 马宁伟,工程师,历任南京熊猫集团东方无线电厂结构设计师、结构设计室主任、副所长、二所所长、副总工程师,南京同创电脑集团结构设计部部长、研发中心常务副总监,海尔集团深圳海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ABIT 电脑(上海)研发中心常务副总经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产品事业部工艺结构总监,现为中兴通讯南京研发中心承载网规划系统部主任工程师。 我是一个有 10 年电子产品研发经验的工程师和 10 年IT 知名公司研发中心管理经验的技术管理者。世上好的管理理念可能归纳起来就那么 1~2 百条,也都好理解,难的是怎么适当地运用在特定的环境中。下面的文章共 18 篇,是我 20 年工作中的片段,也是我在研发及管理中的实际体验和感悟。 1. 技术启蒙 1977 年的 5 月我进了宿迁无线电厂。今天已极少有人知道这家厂, 但当时这家厂还是有些名气的,因为当时设计新产品技术队伍中有在文革中遭解散的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系主任,各科教师。其中有中国的第一代电化学专家叶厚禺,第一代无人驾驶康拜因(拖拉机)的无线电控制设计者赵骥,第一代雷达设计师赵柏林,第一代无线电专家洪瑞楫,第一代飞机机械师龚维蒸,还有靠“自学成才”的 60 年代即是华电工程师的张世昌。这些人才,多是因政治运动,先被排挤到学校再被下放到宿迁。当时工厂设计的晶体管图示仪和集成电路测试仪以及微波测试仪器产品畅销全国 龚维蒸老师原为系主任,当时已有 50 岁,头发花白,是南工(现南京东南大学)双专业的50 年毕业的本科生,也是中国第一本《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教材的编写者。在工厂是结构设计室的主任,当时我们有 6~7 个高中毕业生跟他学模具设计和仪器结构设计。每天半天学习理论和做作业,半天工作。当时的工厂主产品 JT-1、JT-3 晶体管图示仪畅销,每台成本几千块,每台销售价 7 万 5 千块。市场竞争也不激烈。 龚维蒸老师主要给我们上 4 种课,《机械制图》,《材料力学》,《冷冲模设计》《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他讲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结合实例,总是鼓励人,从不批评人,也从没看过他发过脾气,真正的敦厚长者。当时我们基础实在是太差,他讲完一点,总是会问:听懂了么?因为我的好问和勤奋,使我很快在几个人中脱颖而出。2 年多的上课使我打下了良好的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理论基础,我当时还花半个月的工资买了铁摩辛柯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