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简介 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是河北永年人杨露蝉,幼时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德瑚家为雇工,适逢陈长兴在陈德瑚家授徒。杨露蝉心中非常羡慕,有心拜师学艺,但怕陈不收自己,就在陈教授徒弟太极拳时自己在一旁观看,用心记下某些招式,在无人时便私下练习。后来被陈发现,因见其是可造之材,就大胆摒弃门户之见和江湖禁忌,教授杨露蝉太极拳,杨才正式拜陈长兴为师。 后来,杨露蝉到京城教授王公贵族太极拳。因他的太极拳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当时人称他的太极拳“沾绵拳”,“软拳”,“化拳”,他武艺高超,被称为“杨无敌”。后来,杨为了适应一般练拳人的需要,逐渐删改原有发劲,纵跳,震足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形成了现在最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 2 4 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打太极前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呼吸,做到呼吸均匀,全身放松,摒弃一切杂念。太极动作要缓慢,在整个过程中重心不要有太大的起伏,一定要注意保持上身正直(注意不要前趴或者是后仰),要注意眼随手动,意识先于动作,动作要具有连贯性,上一个动作的结束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动作与动作之间不要有停顿。 预备式: 呼吸均匀,全身放松。两脚并拢,脚尖向前,两手自然放置在大腿的两侧,两眼平视前方。 第一式:起势 1 ,左脚向左开立与肩同宽,两脚平行,脚尖向前。(此时上体保持不动,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下颌微向后收) 2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至与肩同高同宽(平举过程中两手注意不要垂腕,不要耸肩),两手手心向下,胳膊微屈不要打直。 3 ,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两眼平视前方,上身正直。 要点:两肩要下沉,两个胳膊不要向外撑的太大,屈膝时,屁股不要凸出向前塌腰,重心在两腿之间,两臂下落与屈膝是同时完成的。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左野马分鬃 1 ,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收于右脚内侧成丁字步,左脚脚尖点地;移重心收脚的同时右臂收于胸前,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成抱球状,眼看右手。(两手高度:上手不过下颌,下手不过丹田,丹田位于肚脐下三寸处,三寸大约为 1 0 厘米。抱球时两手不要太向外撑,也不要太贴近身体,我们统一要求抱球位置离身体大约三平拳的距离) 2 ,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后方迈出,脚跟点地,脚尖向前(此时重心依然在右腿),然后重心向前移动成左弓步,右脚跟后蹬,右腿打直,(一定要注意蹬胯转腰)。同时上体继续左转,两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