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四单元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知能定位 1.了解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2.理解溶度积的概念,能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产生、溶解。 3.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沉淀的生成和分步沉淀,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情景切入 你知道美丽的溶洞是怎样形成的吗? 自主研习 一、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1.沉淀溶解平衡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时所达到的溶解平衡。 (2)溶解平衡的建立 以AgCl 溶解平衡为例,表达式: AgCl 溶解 沉淀 Ag++Cl-。 (3)溶解平衡的特征 动 ——动态平衡,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不等于零 | 等 ——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 | 定 ——平衡状态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 变 ——当改变外界条件时,溶解平衡发生移动。 (4)表示方法 Fe(OH) 3 的沉淀溶解平衡可表示为 Fe(OH) 3Fe3++3OH-。 2.溶度积 (1)含义 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符号为KSP。 (2)表示方法:对MmAnmMn++nAm-来说,KSP=cm(Mn+)·cn(Am-) (3)影响因素 KSP 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与沉淀量无关。 (4)意义 溶度积(KSP)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对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如 AgCl、AgBr、AgI)而言,KSP 数值越大的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二、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 1.沉淀的转化 (1)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 1 出现白色沉淀 AgNO3+NaCl== AgCl↓+NaNO3 实验 2 向实验 1 的试管中滴加 KI 溶液 白色沉淀转化成黄色沉淀 AgCl 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 AgI 沉淀 实验 3 向实验 2 的试管中滴加 Na2S 溶液 黄色沉淀又转化成黑色沉淀 AgI 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 Ag2S 沉淀 (2)实验结论:在一定条件下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 2.沉淀的生成 (1)调节 pH 法:除去 CuSO4 溶液中少量 Fe3+,可向溶液中加入 Cu(OH) 2 或 Cu2(OH)2CO3,调节 pH 至 3~4,使 Fe3+转化为 Fe(OH) 3 沉淀除去。 (2)加沉淀剂法 误食可溶性钡盐,可用 Na2SO4 解毒,反应式为 Ba2++SO2-4==BaSO4↓;除去食盐溶液中的 MgCl2,可加入少量 NaOH,反应式为 Mg2++2OH-==Mg(OH) 2↓。 课堂师生互动 知识点 1 溶度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