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 弘扬优秀家风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家风,知道优秀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 2. 懂得优秀家风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良好风气形成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体会优秀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理解优秀家风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从思想上树立起学习和传承家风的自觉意识。 教学难点: 实践中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学习并践行家风。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采访家里的长辈,了解家里的家风。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引入。 岳飞从小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亲的严教,性格倔强,为人刚直。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民不聊生,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 你有什么打算? ”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姆听了儿子的回答,点点头。“精忠报国” 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 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 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 ” 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 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姆先在岳飞背上写上字,然后用绣花针一针-针地刺了起来。汗水大滴大滴地从岳飞的额头上滴落,但他紧咬着嘴唇,-不吭。母亲心疼地问: "孩子, 疼吗? ”岳飞摇摇头,还是一声不吭。刺完之后,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 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也刻在了他的心里。 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 然而,不幸的是,这位立下了赫赫战功、肯为祖国献出一切的人——岳飞, 却被奸臣秦桧毒死在风波亭,年仅 39 岁。 2. 老师:在岳飞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岳飞的母亲,正是家庭的影响,让岳飞成为了一名正直、勇敢、为国奉献的人。家庭中的正能量多么重要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3 课《弘扬良好家风》。 3.揭示课题:第 3 课《弘扬良好家风》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探寻优秀家风 (一)家风及其表现 1.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家风?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2 )全班交流。 2 .师小结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