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页 6 4 1 例网络成瘾青少年临床心理分析 北京军区总医院 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陶然 马海春 高志峰 王艳宾 姚淑敏 贺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对其产生依赖,形成网络成瘾(IAD),IAD 是指由于长时间的沉溺于网络导致的神经内分泌紊乱,继而引起的以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心理障碍及人格改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导致社会功能活动受损的一组症候群[1]。其防治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41例IAD 青少年进行临床心理分析,旨在为人类更好地认识和预防 IAD 提供帮助。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自我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2006 年4 月至 2007 年2 月收治的702例心理问题青少年中, 641 例均符合陶氏网络成瘾诊断标准[2]。其中网络成瘾症580 例,占 90.5%,网络成瘾综合征 61 例,占 9.5%。 2.方法: 2.1 用自编问卷分别与学员及其家长访谈搜集资料,并对学员进行 SCL-90、EPQ 和父母养育方式等临床心理测查。 2.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 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描述。 结 果 1 .一般资料: 1 .1 性别与年龄:641 例中男性 617 例(96.3%),女性 24 例(3.7%),男:女=25.7:1 年龄: 12~30 岁,中位数 17 岁,共 127 例,占 19.8%;16~19岁共 374 例,占 58%;15~19 岁共 456 例,占 71.2%。详见图 1。 第 2 页 1 .2 职业及文化程度:学生 609 例(95%),待业 30 例(4.7%),在业 2 例(0.3%);其中:小学生 7 例(1.1%),初中生 211 例(34.1%),高中生 285例(46%),大学生 115 例(18.6%),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1 例(0.2%)。 1 .3 民族:汉族 620 例(96.7%),满族 6 例(0.9%),回族 6 例(0.9%),朝鲜族 3 例(0.5%),其他民族 6 例(0.9%)。 1 .4 生活状况:居住在城镇者 630 例(98.3%),农村者 11 例(1.7%)。其中 62.9%的家庭住商品房,27%的家住民用房。家庭收入多为 1000~3000元/人/月者,占 50.5%,大于 3000/人/月者,占 18.6%。 1 .5 学习或工作情况:98.2%有学习成绩下降,83%有逃学,55%已辍学,32 例既不上学又不去工作,占 5%(详见图 2)。 1 .6 社会交往:与同伴互动中,50.6%(45/89)持被动交往态度,84.9%(528/622)感到朋友较少,85%(528/621)不愿参加社交活动,没有最亲密的朋友,变得孤僻,94.5%(528/622)与父母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