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释文及译文(简体版)孙过庭(648-703),字虔礼,江苏吴郡人,官至率府录事参军。过庭“好古博雅,工文辞,得名翰墨间”,宋米芾以为“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二玄社复制孙过庭《书谱》长:28cm 宽:990cm《书谱》是孙过庭垂拱三年(687 年)作,墨迹前黄绢隔水上嵌宋徽宗赵佶书“唐孙过庭书谱序”7 字标签,钤双龙玉玺及“宣和”、“政和”印和清孙承泽、梁清标、安岐、乾隆、嘉庆诸藏印,又数方古印不辨,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书谱》除墨迹外还有多种刻本,如宋太清楼本(北宋大观年间内府所刻,因帖石置于太清楼下,故又称《太清楼书谱》。因与《王羲之十七帖》、《大观帖》及《秘阁续帖》同置于太清楼下,又总称为《太清楼帖》),薛刻本及清安刻本,都是很有名的。故宫博物院所藏宋拓残本,剪方装,14 页,每页 8 行,行 10 至 14字不等,自“於胸襟”至“重述旧章”共111 行。每页尺寸纵31cm,横22.3cm。此本摹刻精良,首行至第二行较墨迹多17 字,可补墨迹之缺。该拓本原石早佚,系海内孤本,有张伯英、罗惇、林志均、马叙伦、齐燕铭等跋,钤“石门吴乃琛尽忱珍藏”、“陈叔通”等印,由陈叔通家属捐赠给国家。2 / 19原 文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译 文关于古代以来,善长书法的人,在汉、魏时期,有钟繇(you)和张芝的卓绝书艺,在晋代末期是王羲之和王献之“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 的墨品精妙。王羲之说:“我近来研究各徐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 位名家的书法,钟繇、张芝确实超群绝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 伦,其余的不值得观赏。”可以说,钟繇和张芝死后,王羲之、王献之继承了他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 们。王羲之又说:“我的书法与钟繇、张与钟繇是不相上下,或者略超过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 芝相比,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 他。对张芝的草书,可与他前后相列;因为张芝精研熟练,临池学书,把池水都能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 染黑了,如果我也像他那样下功夫刻苦于前规;摭(zhi)以兼通,故无惭专习,未必赶不过他。”这是推举张芝、于即事。自认超越钟繇的意思。考察王羲之父子书法的专精擅长,虽然还未完全实现前人法规,但能博采兼通各种书体,也是无愧于书法这项事业的。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研。”书法评论者说:“这四位才华出众的书法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