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802.1系列协议(2012)

802.1系列协议(2012)_第1页
1/11
802.1系列协议(2012)_第2页
2/11
802.1系列协议(2012)_第3页
3/11
802.1 系列协议 IEEE 802.1 系列协议 在本章前面的表6-1 中列出了由IEEE 组织颁发的主要OSI 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局域网标准或协议。从本节开始,就要向大家详细介绍各主要局域网标准。以便我们对各主要局域网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IEEE 802.1 系列标准提供了一个对整个IEEE 802 系列协议的概述,描述了IEEE 802 标准和开放系统基本参照模型之间的联系;解释这些标准如何和高层协议交互;定义了标准化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地址格式,并且提供一个标准用于鉴别各种不同的协议。 IEEE 802.1 是一组协议的集合,如生成树协议、VLAN 协议等。为了将各个协议区别开来,IEEE 在制定某一个协议时,就在IEEE 802.1 后面加上不同的小写字母,如IEEE 802.1a 定义局域网体系结构;IEEE 802.1b 定义网际互联,网络管理及寻址;IEEE 802.1d 定义生成树协议;IEEE 802.1p 定义优先级队列;IEEE 802.1q 定义VLAN 标记协议;IEE 802.1s 定义多生成树协议;IEEE 802.1w 定义快速生成树协议;IEEE 802.1x定义局域网安全认证等。 6.4.1 IEEE 802.1d 协议 本节从IEEE 802.1d 协议谈起,介绍几个主要的IEEE 802.1 系列协议。后面将要介绍的IEEE 802.1w 协议,由IEEE 802.1d协议改进而来的,因此想搞懂 IEEE 802.1w 协议,也得先了解什么是IEEE 802.1d 协议。 1.IEEE 802.1d 协议简介 早期的以太网Bridge(网桥)采用了基于MAC 地址在不同端口之间转发,而每一个端口对应的是一个以太网的网段,是也就是一个以太网的广播域。通过学习每个端口的MAC 地址表的方式,以太网Bridge 只转发不同端口间的通信。但是由于Bridge 依赖的是运行网络中存在的MAC 地址和端口的对应表,所以一旦收到目的地址未知的数据包,还得利用广播的形式来寻址,这种方法使得它天生不能隔离广播包和组播包的通信,其后果就是在一个环型网络中造成数据流量以指数形式的增长,从而导致网络的瘫痪,这种现象也称为“广播风暴”。“广播风暴”的现象只存在于两点之间存在冗余链路的网络之中,而冗余链路又正是网络设计中客观上大量存在的,这种设计的目的是当某一条链路失效时,另一条冗余的链路能够马上接管所有的工作。 为了解决“广播风暴”这一在二层数据网络中存在的弊端,IEEE(电机和电子工程师学会)制定了IEEE 802.1d 的生成树(Spanning Tree)协议。生成树协议是一种链路管理协议,为网络提供路径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802.1系列协议(201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