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802.3 是一个使用 CSMA/CD 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局域网标准。CSMA/CD总线的实现模型如图 6-24 所示,对应于 OSI 参考模型的最低两层。 从逻辑上可以将 CSMA/CD 总线的实现模型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由 LLC 子层和 MAC 子层组成,实现 OSI 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功能;另一部分实现物理层功能。把依赖于媒体的特性从物理层中分离出来的目的,是要使得 LLC 子层和 MAC 子层能适应于各类不同的媒体。 物理层内定义了两个兼容接口:依赖于媒体的“媒体相关接口”MDI 和“访问单元接口”AUI。MDI 是一个同轴电缆接口,所有站点都必须遵循 IEEE 802.3 定义的物理媒体信号的技术规范,与这个物理媒体接口完全兼容。由于大多站点都设在离电缆连接处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在与电缆靠近的 MAC 中只有少量电路,而大部分硬件和全部的软件都在站点中,AUI 的存在为 MAC 和站点的配合使用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 图 6-24 CSMA/CD 模型 MAC 子层和 LLC 子层之间和接口提供每个操作的状态信息,以供高一层差错恢复规程所用。MAC 子层和物理层之间的接口,提供包括成帧、载波监听、启动传输和解决争用、在两层间传送串行比特流的设施及用于定时等待等功能。 1.IEEE 802.3 M AC 子层的功能 IEEE802.3 标准提供了 MAC 子层的功能说明,内容主要有数据封装和媒体访问管理两个方面。数据封装(发送和接收数据封装)包括成帧(帧定界和帧同步)、编址(源地址脏乱目的地址的处理)和差错检测(物理媒体传输差错的检测)等;媒体访问管理包括媒体分配和竞争处理。 当 LLC 子层请求发送一数据帧时,MAC 子层的发送数据封装部分便按 MAC 子层的数据帧格式组帧。首先将一个前导 P 和一个帧起始定界符 SFD 附加到帧的开阔部分,填上目的地址和源地址,计算出 LLC 数据帧的字节数,填入数据长度计数字段 LEN。必要时还要将填充字符 PAD 附加到 LLC 数据帧后,以确保传送帧的长度满足最短帧长的要求。最后求出 CRC 校验附加到帧校验列 FCS 中。数据封装后的 MAC 帧,便可递交 MAC 子层的发送媒体访问管理部分以供发送。 借助于监视物理层收发信号(PLS)部分提供的载波监听信号,发送媒体访问管理设法避免发送信号与媒体上其他信息发生冲突。在媒体空闲时,经短暂的帧间延迟(提供给媒体恢复时间)之后,就启动帧发送。然后,MAC 子层将串行位流送给 PLS 接口以供发送。PLA 完成产生媒体上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