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2010年公考《申论》热点一:大学排行之潜规则 【背景信息】 每当大学招生时节,形形色色的高校排行榜便粉墨登场。对正忙于打探信息但苦于渠道不多的考生及其家长来说,排行榜就成了挑选就读高校的重要依据。然而他们不知,由于大多数排名机构都以赚钱为目的,排行榜的可信度大有问题——谁给钱多谁排名靠前的“潜规则”,已是高校圈内公开的秘密。 【材料一】 自几年前有中介机构学习外国同行的做法,在中国也搞起大学排行榜以来,社会上就出现了关于排名机构向大学收取咨询费、赞助费等可疑费用的猜测和议论。眼见某些个高校在各方面都乏善可陈,在有关排行榜上的排名却一直十分靠前,或者在同一个排行榜上,某高校去年还“屈居”第3 0 名,今年一下子就跃进到第1 5 名,人们无法不对排名机构与被排名的某些大学之间的关系产生怀疑。 天津大学校长龚克透露,曾有一家排行榜制作机构找上门来索要赞助,遭到天津大学拒绝。南开大学新闻发言人吴志成也证实,曾接到不少排名机构的来电及传真,明示或暗示提供“赞助”可以换取排位上升,学校一概回绝。沪上一所名牌大学的知情者透露,他们这几年多次接待了国内某个知名高校排行榜的负责人,对方开口就要“帮学校做咨询”——有偿的,被校方拒绝。结果这所高校的排名就连跌两位,而且从此不见反弹。 【材料二】 远识和气度对于一所大学而言至关重要,而大学又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单元。一旦远识和气度在高等教育领域内无法形成气候和主流,就不仅意味着大学精神的沦丧,更意味着整个高等教育的不幸。我国大学在全球大学排名中屡屡下挫,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优秀的学生,也不是我们没有先进的硬件设施,更不是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条件,而是我们的大学在近利与远识面前,有很多是选择了前者,校长们寄望于执掌学校排名的提升而获得仕途上的跟进,教授们寄望于学科排名的靠前谋个一官半职或者经费投入。教育大师蔡元培曾这样论述大学精神,“提起一种超越利害的兴趣,融合一种划分人我的僻见,保持一种永久平和的心境”,毋庸多言,他所谓的大学精神正是我国当代高等教育所匮乏甚至缺失的。 【专家评议】 无论从受教育者和社会对高校教育信息的需要看,还是就高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而言,大学排行榜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钱名交易”潜规则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