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第九章、数量性状遗传分析学习要点:1.相关概念:数量性状;阈性状;回归系数;累加效应;显性效应;上位效应;遗传率;同型交配;异型交配;近交系数;杂种优势.2.多基因假说的原理及应用;3.简单的统计学分析及应用;4.数量性状遗传率的分析;5.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QTL)6.近交与杂交的遗传效应分析;7.杂种优势的显性学说和超显性学说。第一节数量性状及其特性第一节数量性状及其特性一、数量性状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1.概念:与质量性状相比较而言,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quantitativetraits),又分为连续变异性状和阈形状(thresholdtraits).2.数量性状的特征与质量性状的差异,一个基因控制多个形状,而一个性状又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多基因之间表现出累加效应。eg.五个基因座控制一个性状:每个基因座有3种基因型(++/+-/--),共35=243种基因型、11种表型:(+++++/+++++,+++++/++++-,……,-----/-----)环境影响可使相同的基因型有不同的表型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差异差异类型质量性状变异的连续性不连续,非此及彼连续杂种一代表型亲本表型多数表现为亲本的中间型,少部分为部分显性、无显性和超显性环境影响小大杂种后代个体表型分布比例孟德尔分离比正态分布支配性状的基因数目单基因多基因数量性状阈值性状遗传阈值性状遗传二、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二、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1.多基因假说的实验基础,说明如下:①籽粒颜色由3对基因控制,F2其中A组——一对基因单独分离;B组——两对基因分离;C组——三对基因同时分离②F2中籽粒颜色可细分:A组——1/4红;1/4中红;(1/4白);B组——1/16深红;4/16次深红;6/16中红;4/16淡红;(1/16白)C组——1/64极深红;6/64深红;15/64;20/64;15/64;6/64;(1/64白)③红色的深浅与基因的数目有关,而与种类无关。B组实验F2代颜色的分离比R1R2R1r2r1R2r1r2R1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表型比:1R(4):4R(3):6R(2):4R(1):1R(0)深红:次深红:中红:浅红:白色返回基因型相同时变异由环境决定基因型相同时变异由环境决定归纳上述实验结果:符合二项展开式(杨辉三角)A组——(1/2R+1/2r)2,一对基因控制B组——(1/2R+1/2r)4,两对基因控制C组——(1/2R+1/2r)6,三对基因控制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多基因假说的要点:(多基因假说的要点:(multiplefactormultiplefactorhypothesishypothesis))数量性状是许多对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一对基因对性状表型的表现所产生的效应是微效的微效基因的效应是相等,而且相互累加微效基因显性不完全微效基因对环境敏感三阈性状及其特性1、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哮喘、精神分裂症、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II型糖尿病、冠心病、癫痫、动脉粥样硬化等。2、多基因遗传病的易感性、易患性和阈值:•易感性: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一个个体得多基因遗传病的风险。•易患性: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一个个体得多基因遗传病的风险。•大多数个体的易患性在平均值附近,易患性很高或很低的个体很少。•阈值:当一个个体的易患性达到一定的限度就得病,这个限度就称为阈值。阈值群体发病率第二节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统计学基础第二节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统计学基础一、平均数(average):1.算术平均数表示观察样本的集中程度:公式:X,μ2.加权平均数利用样本中随机变量的分布频率表示平均数:公式:nxxnii1二、方差(variance)与标准差(standardeviation):表示偏离平均数的变异程度.1.方差:样本方差:S2总体方差:σ22.标准差:sσ2112)(2ssnnixixs方差标准差方差例题:57个玉米穗长度(cm,x)5678观察数(个)421248平均数5x4+6x21+7x24+8x857=6.63方差:变数与平均数的偏差的平均平方和。积加X2=52x4+62x21+72x24+82x8=2544积加X=5x4+6x21+7x24+8x8=378n=57S2=2544-(378)257-1=0.67三、直线相关与回归(1)直线相关:rxy度量变量x和y之间的相关程度.(2)协方差:covxy度量相关变量x和y共同变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