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来到康复科绝大多数是处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1、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及护理脊髓灰质炎患儿,从体温恢复正常后 48 小时起,持续 2 年为恢复期。恢复时期长,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有特异之处。在恢复期中,脊髓灰质细胞部分没有死亡仅是炎性反应。炎症逐渐消退,瘫痪的肌肉功能得以恢复,2 年的恢复过程中,重点是头6 个月,据统计,此期间可恢复肌力的 90%,神经恢复需 2 个月~2 年,失神经支配的肌细胞变性,一般在 6 个月内是可逆的,时间愈长,变性细胞逆转的可能性就愈小。防止肌肉变性和防止肢体畸形是本期的重点。(1)治疗:采取针灸、理疗等措施,帮助神经恢复及防止肌肉变性。(2)护理:A.轻手法被动牵伸关节,防止挛缩。B.指导患儿做正在恢复的麻痹肌的主动收缩练习,助力运动,或用悬挂肢体或水中运动的方法,作减负荷的运动练习,运动时要防止正常肌的替代活动。将肌力不平衡的肢体,用塑料板、辅助器保持在功能位上活动,以防止骨与关节发生畸型。C.保持关节功能位。向患儿及家长解释保持肢体功能位的重要意义。将踝关节保持于90°中立位,避免足下垂,膝关节保持伸直位,髋关节保持伸直中立位,避免屈曲、外翻、外旋,腕关节避免屈曲下垂等。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砂袋、夹板、辅助支具等,畸形明显者可采用石膏或牵引矫正后,再用辅助器将患肢保持于功能位。D.秩序渐进,勿使麻痹肌过度疲劳。E.肌力较弱时,可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等方法进行锻炼。2、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护理发病 2 年之后,即称为“后遗症期”。此时已经死亡的运动神经细胞,即不再恢复,瘫痪的肌肉已忧为定局,再用药物治疗不直作用。但因肌力失去平衡,肢体不正常负重,骨与关节的畸形继续发展,甚至达到严重程度。此期应根据患儿的瘫痪部位、畸形程度、性别、年龄等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畸形加以矫正锻炼,制定康复方案。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消除或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本期康复的重点。(1)治疗:矫形外科的手术治疗是切实有效的方法之一。(2)护理:手术前的康复护理:A 心理护理。麻痹后遗症的儿童,在手术前易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他们离开了熟悉的家庭和学校,来到了陌生的医院,并要接受手术治疗。儿童对各种注射及其它技术操作的疼痛刺激,常常使儿童见了医生、护士就怕,“谈针色变”、“谈刀色变”,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的恶性循环。所以,护士在儿童入院时,让其尽快的熟悉周围的环境及患友,用和蔼的态度帮助他们。掌握熟练的技术操作...